林家的兩個女孩兒們正高興時,經過半年的南巡,徒元義的御駕終於起程回京了,京師危急,徒元義來不及趕來揚州再見邢岫煙一面。
大周廉親王府花廳。
廉親王徒元康看著最終妥協到他的王府來的恭親王徒元豐,兩方的幕僚分列其後。
徒元豐原本有皇族第一美男子之稱,長得是丰神俊秀,世外仙郎之貌,很受上皇寵愛。他成也甄家,敗也甄家,上皇雖然貪圖享樂,但也知道皇帝不能成為外戚的傀儡,所以他才被上皇排除在皇位繼承人之外。
甄家真要算來,出身實在不高,甄貴妃不過是上皇奶兄弟的長女。
而廉親王的出身就更低了,他的母親已逝,死前也只得了一個寧昭容的位份,不但他自小養前一任無子的淑儀皇后的膝下,才算半個嫡子。廉親王又娶了忠賢親王的外孫女、孝安侯的女兒趙琪為正妃、吏部尚書孫敬良的幼女孫蘭和河西節度使馬保成的女兒馬欣悅為側妃。
和廉親王相比,原肅親王徒元義簡直是後爹的兒子,正室王妃不過是原內務府副總管後升為總管)的女兒,側室吳氏和崔氏,吳氏原是禮部侍郎的女兒,崔氏也不過是山東巡府的女兒,都是他登基後才顯榮的家族。
廉親王還有誠親王徒元方的支援,誠親王現在可是領兵之人,率領禁衛軍3000巡邊朔方,也就是西寧郡王兼任朔方節度使金世超的駐地。徒元方當然不是不想當皇帝,但是他出身比廉親王更低,是一個宮女所生,那宮女一生下他就血崩死了。後來養在惠妃處,但惠妃自己生有二皇子哪裡對他有多少真心?
還是小四歲的五弟徒元康因為養在無子的孝儀皇后處,對他多加關照。
他從小書讀得極差,小時還都是五弟給他當槍手,因他是皇后養子,所以他都聽他的。
當初是惠妃生的二皇子徒元信、德妃生的四皇子徒元智與先太子徒元仁爭儲得最厲害,那兩位皇子的出身高,人才又出眾,所以首先招到了突然起事的先太子的殘殺。
最後四王八公中的許多人出了力平定先太子之亂,而惠、德二妃則在兒子死後不久病死。
無子的孝儀皇后這才想到扶持養子徒元康,當時上皇也有意向這麼做,所以給他的正側妃和差事都十分講究。然而,過得幾年,年富力強,手握重權,素有賢名的徒元康讓上皇感到威脅,上皇因而轉為寵愛長相出眾、天資聰穎、又是最寵愛的甄貴妃所出的老九徒元豐。至於老六、老七、老八就不出採了,老六幼年摔斷了腿性情古怪陰沉,老八是個傻大個,而老七徒元義出身不高也不低,是曾經的湖廣巡撫女兒玉妃的兒子,玉妃在他8歲時去逝,他養在了周淑妃那。但是徒元義雖然相貌堂堂,可當時在皇子裡卻是有名的“刻薄寡恩”,在朝中很不討人喜歡。
當時徒元康也認為徒元豐才是自己的競爭者,沒有想到父皇會傳位給徒元義。
徒元康和徒元豐中間的桌子上擺著一份起事書,迎上皇返朝,再由上皇下昭實際上是他們起草)廢掉乾元帝徒元義,因為上皇身子不便,先由廉親王監國。
這是並不是一個能輕易下決心的事,不是吃飯喝水,徒元豐掌心都出汗來。若不是他已經接到訊息,他的好七哥已經抄了甄家下獄,只怕他一回京同樣在江南落下把柄的他也沒有好果子吃,他是絕對不會向廉親王妥協的。
“五哥,你居長,還是你先留印吧。”徒元豐說。
徒元康看看老九一張好看的臉,直到現在他才發現這個弟弟曾被他高估了,他只是會在父皇面前賣乖討巧而已,不過個繡花枕頭。
徒元康拿起自己的印鑑沾了紅印泥,在一式兩份的起事書上蓋上印,這才看向徒元豐。
徒元豐說:“五哥,你可要說話算話。”
說著也拿了印在起事書上蓋上,若不是徒元義實在做的太絕,徒元豐也不想淌渾水。因為老五和老七誰當皇帝,他都是恭親王爵。但是現在他落下把柄給老七,只怕王爵保不住不說還有性命之憂,而老五承諾他登基後封他這一支為世襲罔替的恭親王爵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