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公。”我還禮,道,“王公來探望舅氏麼?”
王據笑了笑,道:“非也,某單為見夫人而來。”
我訝然。
堂上茶煙淡淡,我讓阿元將一盞茶呈與王據,吩咐閑雜人等退下。
王據亦不多廢話,見四周已清靜,向我道:“不知夫人可聞得今日早朝之事?”
果然是為此事。我心中一緊,微微頷首:“略有耳聞。”
王據神色肅然道:“少夫人,某此來乃為告誡一句,大公子處事一向周全,此番卻實在操之過急。”
我問:“何解?”
“夫人可知,今日朝堂上發難者何人?”
我搖頭。
“文箴,郭承,高穎,夫人當聽聞其名。”
我暗暗吃驚。這幾個人,我當然知道。
文箴、高穎都出身高門。
文箴與魏傕是少年之交,魏傕起事之後不久,文箴就投奔其帳下,在眾多謀士中乃是元老。而魏傕迎回天子之後,文箴封列侯,在朝中任尚書令。
高穎亦是元老。他原本是何逵帳下謀士,何逵死後被魏傕所俘。經友人相勸,高穎投了魏傕。其人頗有謀略,魏傕攻城掠地,高穎立功不小,如今官至丞相左軍師。
至於郭承,他的出身倒是不高,不過,他是郭夫人的族兄。魏傕起兵之後,郭承一直效力帳下,其人謀略平凡,卻可謂忠心耿耿。魏傕多次遇險,郭承皆誓死護衛,魏傕對他很是信任。而多年來,郭夫人在府中地位穩固,與郭承亦脫不開關系。先前,郭承一直在遼東鎮守,而今年魏傕頭風再犯之後,許是他覺得自己精力不濟,便將郭承這個舊臣召了回來,封為左中郎將。
這三人,官職雖不如魏郯,在朝中和軍中卻是說得上話的。最重要的是,他們都支援魏昭。
當然,相對他們,支援魏郯的人更多一些。王據、中郎將溫昉、司徒張賢、中軍師左望等等,都是魏郯這邊的人。
“大公子銳意改革,其志遠大。可若圖事成,唯戒驕戒躁。”王據道,“大公子功勳卓著,德才兼備,經過騏陵一役,在軍中更是威望獨樹。丞相病重之後,軍中唯大公子可服眾,故而當上大司馬。然則大公子年紀尚輕,根基未穩,而無論朝中還是軍中,治人者,士族出身居多。大公子令孝廉破格之事,已使得士族諸多不滿,如今文稹等人借題發揮,只怕人心倒戈,大公子危矣。”
我默然。
嫁給魏郯許久,他在我面前總是獨當一面,朝中的紛爭,他也從不與我多說。心跳得很快,雖然從王據這裡探究到了一些情勢,可我心中的憂慮卻更甚。
“以王公之見,夫君長處乃在軍中?”過了會,我問道。
王據頷首:“大公子長於武事,魏氏根基亦在於雄兵。然要治得天下,兵謀之外,還需權謀。”
這言語意味深長,我瞭然,看著王據,向他深深一禮:“多謝王公提點。”
王據一訝,忙還禮:“夫人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