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109.勸示
吳琨的敗退,於梁玟而言卻是千古良機。
裴潛才離開江東,梁玟立刻就從荊州再攻江東。吳琨先前已經連敗,又逢逼走裴潛,人心渙散。梁玟長驅直入,不到一個月就拿下來揚州,爛醉如泥的吳琨,還躺在在榻上成了階下囚。
如今,從江東到荊州,成了梁玟一人的天下,與朝廷兩兩對峙。
梁玟不比吳琨,帳下良將眾多,又有崔珽足智多謀,魏郯不可能像對付吳琨那樣輕松。他收到來報之後,即刻遣擅長水戰的於桐為前鋒,領大軍出發到新安。
可大軍出發之後,魏郯從朝中回來,神色卻不太好。他將朝服換下,沒多久又去了營中。
我心覺有異,找來跟他入朝的王暉詢問。王暉有些猶豫,但還是說了。
今日早朝要議兩事,其一,雍州如今是都邑,如今事務繁雜,由雍州府管轄,已經力有不及。魏郯當上大司馬之後,一力推動設定雍州京兆府,與雍州府分治雍都內外。其二,上月大司農劉寮病逝,天子臨朝,聽眾臣舉薦人選。
平淮令丞朱憫,在大司農府為官多年,錢糧漕運皆精細,有帷幄之才。大司農的人選,魏郯屬意此人,可當他在朝堂上提出之時,卻遭強烈反對。因由是此人出身寒門,朝臣們認為他升任九卿,資質尚淺。而更多的人推崇的,是劉寮的兒子劉昱。
接下來,事情起了微妙的變化,魏郯提起雍州京兆府的事,又遭群臣非議,針鋒相對,讓他頗下不來臺。
王暉道:“大司馬甚是不快,事也不曾議定,朝會一散,他就……”話說了半截,他突然打住,目光一閃。
我順著他的視線瞥去,卻見不遠處,魏昭沿著廡廊走了過來。
他亦身著朝服,行走間廣袖擺動優美,步態似有閑情。
“長嫂。”見到我,魏昭走過來一禮。
“二叔。”我讓王暉下去,微笑還禮,道,“二叔才下朝?”
魏昭溫文道:“弟與友人閑談,故而遲歸。”說罷,他看看我身後,“弟記得兄長先行一步,不曾回府麼?”
“夫君回來過。”我答道,“更衣之後又出去了。”
魏昭淡淡一笑:“如此。兄長乃能者,自當多勞。”
我看著他,亦莞爾。
正當我為朝堂上的事疑惑不已,午後,王據卻來了。
我聽到家人稟報,走到堂上。王據見到我,躬身一揖:“少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