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嫤?”正當上階之時,一個聲音驀地在身後響起。
回頭,卻見一位盛裝少婦立在身後,滿是遲疑地看著我。
我看著她的臉,記起來:“玉瑩?”
玉瑩的臉上登時綻露笑意,上前來握住我的袖子,聲音激動:“阿嫤,我果然不曾認錯!”
我看著她,亦感慨微笑。
喬玉瑩,大行令喬斟的女兒,我在長安的閨中玩伴之一。來到雍州之後,我見過不少熟悉的面孔,都是以前曾經與父親同朝的。這不難解釋,天子將都城從長安遷到此處,百官當然也跟隨而來。可玉瑩卻是徐蘋之後我遇到的第二個相識的女子,這不能不讓我精神一振。
“你如今在何處?父母可好?”我回握她的手,問道。
玉瑩的臉上的笑意微微黯下,道:“我父親還在,母親……”她沒說下去,低頭拭了拭眼睛。
我看著她神色,就明白她也過得不好。
玉瑩告訴我,長安被亂軍攻入,她舉家逃走避禍。兵荒馬亂之中,她的母親和弟弟都被流寇殺死了。她跟著父親輾轉流落,直到聞得天子定都雍州才回來。魏傕恢複了玉瑩父親大行令的官職,玉瑩也嫁給了魏傕的部將許充,如今才算安定下來。
聽她敘述完畢,我欷歔難免。不過,這樣的故事到處都是,聽得太多,最愛哭的人也會變得麻木。
我輕輕嘆息,只能安慰地撫撫玉瑩的手:“逝者已矣,你得以平安,夫人亦可瞑目。”
玉瑩頷首,抬頭看我:“阿嫤,你那時……”她話才出口又頓住,目中帶著些愧怯的詢問。
我知道她想問什麼,搖頭:“玉瑩,過去就不必再提了。”
玉瑩眼底微微泛光,少頃,深吸口氣笑道:“是呢,過去便過去了。阿嫤現在可好了,聽說你嫁給了魏丞相的大公子呢。”
我點點頭。
“大公子待你如何?”玉瑩的臉上滿是好奇和羨慕,“聽說是丞相指名要你做兒婦呢!阿嫤你可真厲害,要知道雍都不知多少人家想把女兒嫁給大公子!”
她還像從前那樣喜歡打聽各種各樣的事,不過,她很技巧地避開了我曾嫁去萊陽的經歷。幾年不短不長,能將最不通事的童女磨成言辭婉轉的少婦。
轉移開話題以後,玉瑩明顯興奮了許多,拉著我說了好些話。
“阿嫤,你以前在長安見過大公子麼?”玉瑩問我。
“不曾。”我搖頭。
“我見過。”玉瑩嘻嘻一笑,道,“你可還記得,先帝曾選拔貴胄少年編入羽林?”
見我露出詫色,她有些得意:“阿嫤,你當年隨太後出入宮禁,沒見過那些少年羽林郎麼?大公子那時就是其中之一。”
“是麼?”這倒是讓我覺得好奇,因為從來沒人跟我說過。
“我可是親眼見過的。”玉瑩道,“我還知道那時大公子喜歡誰……”
我的目光定住。
像是覺察到自己失言,玉瑩臉色一變,抬手掩口。
“哦?”我一派平和,莞爾問道,“誰?”
玉瑩神色尷尬,不好意思地笑笑:“阿嫤,我若說出來,你可勿往心中去。”說罷,她咬咬嘴唇,低聲在我耳邊道:“是徐蘋姊姊。那時我隨母親入宮宴飲,徐姊姊曾央我將一方幘巾帶給大公子。”
我一愣,想起幾日前覲見時,徐後那雙靜靜注視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