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楚跟教諭精挑細選,選出十二個四書夫子,五經出眾的還沒找到,只好暫時擱置。
還好如今考秀才,精通四書即可。
老師有了,接下來就是招生。
讓大家意外的是,招生報名剛剛開始,雪花般的報名錶紛至沓來。
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
這些報名的學生裡,不乏天賦好學問好的。
說好的安丘縣很窮,讀書風氣不盛呢?
平日也沒見到那麼多讀書人啊。
等細細看過報名錶之後才知道,原來許多學生在外地讀書,聽說自家縣學有這樣好的條件,便說什麼都要趕回來。
免費讀書,免費吃住。
還有這種好事?
再說安丘縣現在的情況,別人不知道,自家人還不知道嗎。
有紀縣令在,回來是最好的選擇。
這讓教諭驚喜得根本說不出話。
這,這麼多讀過書的?
還有五經都學過的。
看這上面的字,怎麼看怎麼好啊。
他之前總覺得,安丘縣地方窮,學生質量也差。
只能從家境好的學生裡面挑。
沒想到還“藏”著這麼多天賦極好的?
報名剛開始半個月,就有一百多人了???
等會,紀縣令不會早就猜到了吧。
所以他在五月份散出訊息,但是要等到十月份再考。
目的就是讓更多本地人知道,讓更多人回來讀書?
他們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一批好學生。
所以當地不是沒有人才,也不是沒有讀書好的貧家子弟。
只是之前根本沒機會讓他們露頭。
但凡給些機會,便如雨後春筍一般生長出來。
都說千里馬易得,而伯樂難尋。
原來是真的。
若沒有紀縣令重振縣學,根本吸引不了那麼多學生回來。
教諭嚥了咽口水︰“這麼多優秀的學生,明年考秀才的時候,咱們縣或許有指望?”
紀楚道︰“有好苗子,也要有好習慣,那些浮躁的氣息絕對不能帶到安丘縣縣學。”
說著,紀楚道︰“都是讀書人,如何提高成績,教諭你也知道的。切不可掉以輕心。”
好苗子給他拉過來了。
讀書的費用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