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現在外面傳得沸沸揚揚的老太太要摁死秦可卿的說法。
這事傳得沸沸揚揚的時候,秦可卿就哭鬧了一通。
先扯著她那老子說事,說一家子巴著從龍之功,當初求娶她的時候說得天花亂墜,這會兒子她老子壞事了,就想要弄死她另攀高枝,裝的一副道貌岸然,誰還不知道你們為的是啥。
想要摁死人,也別這麼齷齪的往人身上潑髒水。她不再濟,身上流的血脈也不是誰都能踩上兩腳的。
她跟自己的公公,你說說自己圖賈珍什麼要這麼委屈自己?
是呀,圖什麼呀?
賈珍一把年紀,酒色淘空的身體。論年紀,論長相,論前程和錢途哪一點值得秦可卿委屈自己被豬啃呢。
沒道理嘛。
這麼理直氣壯的剖析一番,好像還挺有道理的。
於是加上前前後後的事,以及這似真似假的各種流言一傳出來。榮國府的老太太是徹底沒啥名聲可言了。
反正這一年來,她也沒落下啥好名聲就是了。
(→_→)
話回當下,黛玉這邊等從通州出發的時候,離午膳時間也沒多久了,在馬車上,黛玉就和惜春商量過,探病還是一早去比較好。所以路上慢點沒什麼,正好今兒讓人下帖子,明天一早再去。
惜春沒意見,主要也是知道探病這事對於她們來說,早一會兒晚一會兒,真對病人沒啥影響。
本就單薄的父女親情,本就嫌棄的兄妹之情,在惜春這裡也就只值這麼一次探望了。
小姐倆坐著馬車晃晃悠悠的往京城趕,路上碰到好幾波也往京城去的車隊。
在講究各種身份地位的時代,衣裳首飾,馬車規格都有著明確的級別。
黛玉這輛馬車上,掛著林家的徽標不說,還是個三品官制規格的樣式。
普通百姓知道這是官家車隊,有些身份眼界的又能知道這是一戶姓林的三品官員家的馬車。
因此一路上能讓她們避讓的少,避讓她們的倒多了些。
不過等到進了京城,這種情況就反過來了。
三品官在地方算是一方大吏,但在京城挺不打眼的。
進了京城,黛玉和惜春也沒去逛個街或是在外面用午膳,而是直接回了林府。
賈敏做事有譜,既然收養了惜春,自是不會讓她受到怠慢。
京城,同樣是離黛玉的院子不遠,一早就給惜春收拾出了一座小院,也安排了侍候的下人。
馬車直接進二門,留守在府裡有頭有臉的丫頭婆子便都候在那裡迎接這對姐妹。
各自回了院子,分別洗漱更衣,回頭又聚到黛玉這裡用了膳食。
膳畢打發人去給寧國府送帖子,至於榮國府...愛咋地咋地吧。
那府裡的人,能讓黛玉感興趣的也就...賈寶玉了。
黛玉沒將榮國府放在心上,□□國府的人卻一直惦記著黛玉呢。
黛玉之前為了氣人,早早就給林如海去信,讓人送了賈琮去書院讀書。
賈琮這一去,可把李紈眼饞壞了。
想要託人給黛玉捎個信,可府裡那麼多眼睛看著呢,又實在不方便。再加上賈蘭之上還壓著寶玉和賈環,這就不單單是賈蘭一個人的事。
秦可卿再怎麼整理內務,黛玉送帖子要拜訪的訊息仍舊存到了榮國府。
此時的榮國府那叫一個亂相叢生,就是叫黛玉來說,都覺得人類自己玩出了個盤絲洞。
這事那事,千絲萬縷的。
大房和二房不和,大太太和璉二.奶奶不睦,璉二.奶奶又和二房的二太太起了些許齷齪。二太太和二老爺又因為寶玉讀書的事時常爭吵......最後就是璉二.奶奶巴不得裝病的老太太真的駕鶴西去,而二太太卻在吃齋唸佛的希望老太太再撐一會兒。
她的寶玉還小,而大房也還沒死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