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朱由檢感嘆的道:“少有人有卿這般長遠的見識,朕設農部,本意便是整合賦稅,清理沉疾,~~~~”
“皇上聖明!”王之臣這話可不只是奉承,大明實在是太缺錢了,特別是邊關將領有多難,他最是清楚,大明的確該好好整合一下賦稅了。
王之臣雖然是文官,但畢竟常年在邊關領兵,膽色還是有的。
他也知道,農部的設立,將觸及無數人的利益,農部官員,將面對不少敵人,其中又有不少身份背景雄厚之人,甚至涉及藩王。
可那又如何,這是皇帝的聖旨,這是大明的需要。
“卿家真乃肱骨之臣,”朱由檢滿意的點頭道:“以卿家之才,留守邊關,甚是屈才,朕欲以卿家為工部尚書,入內閣參政,卿家欲以如何?”
王之臣本來已經做好統領農部之職了,可聽完朱由檢的話,微微一愣,不是農部尚書嗎,怎麼突然變成工部尚書了?
“臣,遵旨!”
不過無所謂,工部也是六部之一,而且進入內閣,比起什麼薊遼總督高好幾個檔次,不枉他為大明坐鎮邊關這麼多年。
“工部事關大明重器,望卿家全心以待,,,,,,”
這個時期的工部權利還是很大的,負責全國大小工程,什麼宮殿、閣樓這些就不用說了,全國水利工程也歸工部管轄,而且還負責軍隊兵器的鍛造等。
可以說如今的工部就是後世的建築局和兵工廠總和,而且權利遠大於這些。
當然,六部的權利都不小,六部可是掌控一個國家的所有事物。。。。。。
之所以讓王之臣擔任工部尚書,就是因為王之臣能力足夠,而且在邊關領過兵,知道軍中武器的需求有多重要,對火器局的發展有利。
“王家彥為農部左侍郎,楊文嶽為農部右侍郎,,,,,,”
王家彥此人朱由檢還是瞭解的,對於朝中官員,特別是六部官員,朱由檢都會令錦衣衛好好探查一番。
而且朱由檢記得,歷史上這個王家彥也是殉國文官之一,非常有骨氣。
此人才華橫溢,文才出眾,剛正不阿,品行高尚,是個難得的能臣幹吏,讓其去農部幫助徐光啟,儘快將農部建立起來。
至於楊文嶽,進士出身,原來的兵部主事科,朱由檢之所以啟用此人,就是看中此人的才華,而且也是個剛正不阿之人,歷史上也是有名的人物。
領兵上戰場,最終戰死之人,如今朱由檢到來,讓歷史偏移方向,楊文嶽可能已經徹底失去領兵的機會,不過期能力不會被埋沒。
對於農部以及其下的農政使司的建立,朱由檢勢在必行,任何人都不能阻擋。
要是有人敢要錢不要命,朱由檢便成全他。
如今的大明什麼都缺,就是不缺想當官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