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中華抽取的第二道題是試述腎虛腰痛的主症、治法與方劑。
魏中華道:“腎虛腰痛的主症多為腰部隱隱作痛,痠軟無力,纏綿不愈。偏陽虛者,喜溫喜按,少腹拘急,面色咣白,肢冷畏寒,舌質淡,脈沉細無力。偏陰虛者,心煩少寐,日燥咽乾,面色潮紅,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弦細數……”
魏中華倒揹著手,站在一眾考官面前朗朗而言:“治法亦分兩種:偏陽虛者,宜補腎壯陽,溫煦經脈;偏陰虛者,宜滋補腎陰,濡養筋脈。代表方劑:偏陽虛者,用右歸丸加減;偏陰虛者,用左歸丸加減。”
第三題是簡述外感咳嗽與內傷咳嗽的區別。
魏中華答辯道:“外感咳嗽,多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惡寒、發熱、頭痛等肺衛表證,屬於邪實。內傷咳嗽,多為久病,常反覆發作,病程長,可伴它髒見證,多屬邪實正虛。”
第四題是讓考生簡述風溼熱痺的主症、治法、方劑。
魏中華依舊毫不遲疑,看了題後,馬上開口答道:“主症為肢體關節疼痛,痛處灼熱,腫脹疼痛劇烈,得冷稍舒,筋脈拘急,日輕夜重。患者多有發熱、口渴、心煩、喜冷惡熱、煩悶不安等症狀。治法:清熱通絡、祛風除溼。方藥:白虎湯加桂枝湯。”
魏中華這四道題答完,用了不到十分鐘。根本都沒有思索考慮,說起來也是一點兒都不打錛兒。他答完第四道題後,五位考官不約而同地為他鼓起了掌。
那身材瘦小、滿頭白髮的主考官有些激動地問魏中華:“魏中華,你多大年紀了?師從哪位老師?”
魏中華昂首挺立,回答說:“二十四歲。我家世代中醫,我自記事以來便跟家父學醫……”
那白頭髮主考官問:“敢問令尊是……”
“家父名諱:上大下成……”魏中華乾脆利落地答道。
“啊……”
“原來如此……”
“要不說呢……”
“果然不出我所料,我已經猜到是……”
眾人紛紛低聲交相議論。有的也臉現驚詫之色。原來這裡面還真有“故事”……
這魏大成是鼎鼎大名的中醫大國手,以前也曾在帝都z南海為首腦診病。後來回到天衡市後,自己開了中醫診所。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中醫診所自然是門庭若市,絡繹不絕。開了兩三年後,魏大成便關門不幹了,在家閉門謝客。
當時人們也不知道是何原因,大多數人都是猜想這魏大成在家頤養天年了。後來才知道,是他老年得子,喜不自勝,只想全天候地陪伴家人,而再也不願意離開家人哪怕是幾個小時了。
魏大成今年已經整整七十四歲了。也就是說,生下魏中華那年,他已經五十歲了。
魏大成結婚晚,三十五歲時,老婆給他生下了第一個女兒。老婆知道魏大成更想有個兒子來繼承他祖傳的中醫醫術,把魏家發揚光大。
魏大成的老婆是剖腹產生下的女兒。養了三年身體後,就想著再要一胎。結果在魏大成四十歲時,他老婆已經是三十九歲的高齡產婦了,生產時非常不順利,雖然總算是又剖腹產生下了孩子,但是她也撒手人寰了。而這第二胎仍然是個女孩兒。
魏大成與其妻感情甚篤,悲慟不已。自己被尊稱中醫聖手,可是“神通不敵業力”,鬼門關前卻終究是拽不回自己的結髮妻子。
再後來有了一個事業上的好機會,魏大成便將兩個女兒託付給父母撫養,自己去了帝都。在帝都這一呆就是好幾年,因忙於事業,期間也只每年回家三五次,也一直沒有再婚。
魏大成在四十七歲時,回到了天衡市。父母年事已高,兩個女兒,大的十二歲,小的也七歲了,正是特別讓人操心的時候。
魏大成在父母所住的小區裡又買了一套三室兩廳的房子,和女兒們住。這樣一來有了富裕空間;二來也離父母很近,方便照應。而且這三室,一間給兩個女兒住;一間自己住;還有一間可以提供給保姆住。
魏大成沒有時間精力、也不擅長做家務。但是他又能掙錢,又積攢下了不少錢,自然是不在乎花錢僱保姆的。
魏大成招聘保姆開出的條件很高,付的報酬也多。他需要一個全職保姆,除了他和女兒這邊的家務外,還要幹一些他父母那邊的家務,會比一般的保姆累一些、忙一些。
而且因為經常會有來拜訪魏大成的客人,還需要這個保姆善於待人接物,最好是有點素質,有點文化、有點儀表……
條件雖然苛刻了些,但是魏大成出的工資卻也高出了很多。有人幫著張羅了幾個保姆,卻也都沒幹長久。不是魏大成嫌人家不行,就是人家嫌太忙太累、太多事兒……
最關鍵的還是魏大成覺得沒一個特別符合他意的。否則,那些嫌太忙太累而要辭職的,魏大成大可以再給薪水加碼。
而實際情況卻是:魏大成原本就不甚滿意,但是覺得還算是能將就用,也就沒有辭退,而人家反倒是先提出辭職,豬八戒摔耙子——不伺候了。
喜歡體壇全能王請大家收藏:()體壇全能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