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揚鬆開診脈的手,略一沉思,對老奶奶說:“您的病不礙事兒,略施針灸,再服幾副藥,便可痊癒了。”
老奶奶笑著道:“那趕情好……咳咳……對了,小大夫開藥可不要太難喝了才好。我老婆子最怕難喝的湯藥……咳咳……”
辛揚笑道:“老奶奶,不會的。您老人家每天要喝那麼多的藥了,太辛苦了,咱就不再多喝藥了。”
老奶奶聽了,眉開眼笑。
辛揚又站起來,對師父道:“師父,我判斷老太太的病因是風寒所致,當取手太陰、手陽明經上的穴位為主,配以絡穴列缺、原穴合谷及肺腧,三穴合取,毫針淺刺。針後再在背部肺俞穴拔罐兒。您看可還妥當麼?”
梁老並不答話,走上前去,為老奶奶把脈。
少時,梁老睜開微閉的雙眼,“哈哈”一笑,說道:“好!好!手太陰與手陽明相為表裡,取其絡穴列缺,原穴合谷,配以肺俞,三穴合取,能加強宣肺解表的作用,使肺氣通調,清肅有權,肺之功能得以恢復。老人家年事已高,取這些穴位以毫針淺刺,也不傷氣血。妥當得很!”
辛揚聽師父也是贊同,當下更有信心,遂給老奶奶施針拔罐。
約莫過了半個小時,老奶奶咳嗽了兩聲,往痰桶裡吐出一大口灰白粘痰,緊接著又一連吐出兩口小塊兒的粘痰。
老奶奶頓感胸腹暢快,不再像之前那樣脹滿憋悶、出氣困難了。咽喉部位簡直就如同含了一塊涼糖一樣,清涼舒適。這病痛一去,整個人精神了不少。
老奶奶笑逐顏開,連聲稱謝。
老奶奶的兒子、女兒也是一迭聲地說“謝謝”。
辛揚告知老奶奶的家人,務必要注意保暖,防風及寒涼。老奶奶現在服用的西藥種類過於駁雜,老人家又對藥物有抵制情緒,便不開中藥湯劑了。
家屬可買綠竹,將鮮竹杆截成三、四十厘米長,兩端去節,竹杆兒中部架於爐火之上,烤竹取瀝。
待到烤至兩端有黃棕色半透明液汁流出時,用杯子接了,每次服用三錢左右,每日兩次,更能加速化痰,通利三焦六腑。連續服用一週後,定可諸症平息。
這竹之一物,看似普通,實稟天地之造化,具有神奇的功效。其竹茹、竹瀝、竹黃,均有通利之性。能清心、肺、胃之火,有豁痰潤燥、定驚之效。辛揚曾在《丹溪心法》的記載中讀到過:“竹瀝能滑痰……亦能養血”之說。
梁老在一旁聽了,不禁為辛揚暗暗喝彩。辛揚著實是活學活用,掌握了中醫的思維。
中醫就是要在遇到疑難雜症的時候,能夠想出好多的治療思路,而不是墨守成規,只知道按圖索驥,那便落了下乘。要不是因為辛揚是自己的徒弟,梁老真要大聲叫“好”了。
中醫講究取象比類。觀竹之形態,中空而直,從頭至根,看似節節受阻,氣機實屬相通。
這就好比是人之體腔,被隔膜分為胸腔、腹腔、盆腔,好似竹之三節,看似不通,其實經三焦上下貫穿,內外相連。
竹之內質為竹茹,清熱化痰,貫通竹之全身,借用於人,實能貫通人之三焦。
竹茹非簡單的化痰之品,而是能清化痰熱,令其從三焦水道而出。
辛揚診治完老奶奶後,眾人都看到了辛揚的神乎其技。這老太太先前每說一句話都要夾帶著好幾聲咳嗽,那咳嗽聲帶著厚厚的痰迷氣喘之聲,令人聽了不自覺地也跟著感到難受、憋悶。
待到辛揚妙手施針之後,老奶奶說話時已不聞咳嗽之聲。待到背部肺腧拔罐後,老奶奶更是語聲清亮起來,整個人的氣色都大大好轉了,頓時精神旺盛了許多。就連佝僂的身軀都似乎挺拔了一些。
大家交頭接耳,誇獎小辛大夫果真是名師出高徒,青出於藍勝於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