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酒樓上,可追歡,亦可悲秋,閉著眼睛過日子不就行了?想那麼多做什麼呢?”我發愣了好一會兒,突然被昊然的這句話驚醒了。
“切,你想得倒容易,你以為我像你呀,生活在溫柔鄉里,什麼也不用想什麼也不用做就有那麼多人圍著你轉,能夠天天做到人立秋江岸,把酒言歡唱陽光呀,蝶繞芳群,鶯歌燕舞,無論你是什麼樣的,都會有很多人喜歡你,你那空虛的心靈都有人來給你填補的。”
“也不全是的,不是還有一句,臨岐無語空長嘆,酒杯空,曲終人散嗎?”
“你也知道呀,所以說嘛,我一直覺得只用外面的人事物來填補自己空虛的心靈來體驗自己的存在感這會讓人活得很累很恐懼,非常害怕失去曾經擁有的一切,這並不是一條最佳的路。”
“是的呀,可我們是人,又不是老鼠,躲到洞裡面去,不見人了,連老鼠不也要從洞裡爬出來去主人家裡偷糧食過活啊。”
“可也不能天天像你這樣子呀,我就沒見你消停過的。”
“我會有消停的一天的,你別想多了,好嗎?”
“好了,不想了,你去一下書房吧,你爸在那裡等你呢,我進屋去了,有點累了。”我很不屑的瞥了一眼昊然,眼神裡再次露出了一道寒光。
“那好吧,你幹嘛用那樣的眼神看著我,我去還不行嗎?”說著,他依依不捨的放下手中的食物。在殘陽下,一拐一拐的走向了書房那角,我默默的凝望著他的身影,卻又莫名的心疼,也許,也許,他也只是和我一樣,一個在家族裡,在世俗間身不由已的孩子呀;也許,也許,這俗世裡我這避之躲之的東西,正是一個青春正壯的男孩需要去經歷的東西吧。
怪只怪,我們遇見的時間不太對。
或許真正的愛,是雙方都能從內心深處看見彼此生活的價值與情感靈魂的價值,珍惜為生活拼搏的ta,珍惜為情感付出有靈魂世界的ta,因為對方的物質世界的豐滿才讓生活變得如此精彩,因為對方靈魂世界的充實才能讓生活變得如此輕盈,只看見生活價值的人,註定在世俗感性的世間裡來來回回的掙扎,再怎麼爭取,再怎麼紮營,爭來爭去,永遠不會有消停的一天,那是一條不歸路,會被世俗社會的標準裹挾著前進;只看重靈魂的人,那是飄在半空中,肉體將無法存活。所以,我也不能全部否認昊然的世界,也許終究男人的生命軌道與女人的生命軌道是不一樣的,他必須這樣走,必須在世俗世間裡沉淪墮落一陣子,那樣過後,若還能從泥潭裡爬出來的人,都算是一條好漢了,我並非不食人間煙火,世俗的世界,我也想盡自己的能力去讀懂它。
只是,我時常聽到內心裡的聲音:“你要去肯定自己的價值呀。”
是的,我一直在錨定自己的最看重的東西,生而為人的價值,不管怎麼樣,我依然是一個把靈魂世界看得比世俗社會生活更重的人,儘管很多時候在外人看來它沒有價值,很多時候靈魂的世界反倒成為往外追尋的阻力。
把肉身看重了,就會把靈魂看輕一點,把靈魂看重了,就會把肉身看得輕一點,難以做到方方面面都能照顧好它們,就像用外在的東西來填補自己內心的空虛,就需要不斷的從外去尋找,缺了一塊,再找一塊補上它,往外尋找,是不斷的用外在的東西來填補自己內心空洞的過程,然後,不斷的去控制外在的人事物為我所用,暫時這條路還是可以走通的。
而用內在的東西來填補內心的空洞,基本就可以放下對外界人事物的控制了,這條路我覺得輕鬆多了,可是現實裡,草木堆裡紛繁的世間,往往難以發現的大地的渾厚,一直往內走,就如一隻躲在黑洞裡的灰老鼠,一旦從洞裡爬出來覓食時,搞不好被人用扔石頭往死裡砸。
往外追尋的世界,是需要沒事擺擺龍門陣的,是需要大牌對大牌的,是需要手中有酒也要有刀槍的,這樣無論走到哪兒可能會順利一些,阻礙少一些,往外尋與往內尋根本不是一種玩法。
確實,往外追尋的人們,他們的生活價值感會更高些,當他的生活價值越來越往上往上攀升時,內心的空洞就會撐得越大,這時他們就會拋棄掉靈魂的價值,他們需要向外抓取更多的東西,來填補自己被撐大了的空虛的心靈,那麼,來到他們身邊的人在這些人眼中已不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了,而是一個能否填補他內心的空洞的工具了,他完全看不見對方的存在,這裡面沒有情,沒有愛,只有幾根瘦骨頭,這時候,與他們呆在一起的人其實是無比痛苦的。
再然後,當這些木雕人們八爪魚們將填補他們心靈空洞的“工具人”徹底套牢後,他們會再一次向外制定遊戲規則,不斷的強調自己的實力,強調自己的生活價值,不斷強調自己的功勞,並且會向外宣佈:那些追求情愛追求情懷的人都是懦夫,都是窮逼,都是腦子不正常的人,都不配活著,然而,事實真的是他們所說的這樣嗎?並不是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不往遠裡說,依然拿我家族的人開刀。
就像我們家族裡那些血親至親裡面,有一大堆“實力自戀”的人,困死在自己的實力之中了,當實力上不去,又拉不下面子下臺時,那是一種非人的折磨,折磨的臉都變形了,卻又把身邊人付出的無形的情感價值看得比一塊抹布還廉價,這種在自己“實力”中找存在感的人,你靠不近他,又幫不了他,他們會咬人的,特別當他覺得你不如他時,會咬死你的。
這讓我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其中的兩個舅舅,一個舅舅是文藝男,家裡排行老大,他年少時早早的就輟學了,幫家裡人賣豆腐貼補家用;另一個舅舅是木雕男,家裡排行老小,很會讀書,學習成績不錯,當然就勉去了幹家務活了,他的唯一任務只要把書讀好就行了,那年高考,他沒發揮好,並沒能考上大學,他想再復讀一年,因家境原因,條件不允許只好放棄了讀書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