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那天後,小黃就以飛速恢複了,其餘幾人也有感覺身上輕便了不少,不過都覺得,大約是沈千針確實醫術高明,再加上又有靈芝這樣珍貴的藥材,自然藥效好的。
得到訊息的沈千針硬是軟磨硬泡要走一小塊寶玉的靈芝,拿去配別的藥丸子了。看在那一夜他撒藥粉放倒不少倭寇的份上,寶玉給的很痛快。
…………………………
七月,汪家村,養殖區。
汪狗兒百無聊賴地蹲在椅子上玩手指,看到旁邊拿著筆蘸著清水在石板子上寫字的堂弟,然後終於忍不住問:“你說賈大人還會來不會來?”
那天賈大人被王爺派來的人急匆匆地接走,只來得及吩咐叫自己兩個看管好養殖區,因為倭寇登岸,有一區域的攔網和竹筏子被弄壞了,光是修補就花了兩人不少的時間。
汪狗蛋頭也不抬繼續寫字:“怎麼不會來?當然會來。”
“可是這不是有倭寇麼?我聽說當官的都惜命得很。”汪狗兒剝完右手的倒刺,準備開始剝左手的。
“你聽誰說的?”
“戲文裡都這麼說啊。”汪狗兒振振有詞。
看到自己終於端端正正地寫出了汪字,汪狗蛋覺得和堂哥說話心好累:“都和你說了,那些草臺班子的戲少看一點,南邊來的人刁精得很,一不注意就纏著你要賞錢。你以為咱是什麼有錢人?自家房子倒了都沒再起起來,現在還住著賈大人這邊的房子。我跟你說,平時花錢之前給我多想幾遍,知道沒!我真是,恨不得替你管了錢去!”
汪狗兒怎麼也沒想到,這不是在猜測賈大人還會不會來汪家村的事兒麼?怎麼堂弟轉眼就開始說我花銷的不是了呢?
“我,我也沒花幾個錢。就是聽那角兒唱得好,丟了幾個打錢。”汪狗兒委委屈屈地說。
“行了回頭我替你管著月錢,反正在賈大人這裡吃喝都不花錢的,替你攢著回頭起房子。”汪狗蛋拍板。
【這,這,這,這……】這話題跳躍太快,汪狗兒承受不來:“起什麼房子呀,要是倭寇再來呢,一把火燒了就啥都沒有了。”
“你傻啊,沒聽說江北大營那邊要調兵力過來了?”汪狗蛋很無奈,自己堂兄的腦子哦,可能出生的時候被忘記在孃胎裡了。
“是哦,還說今年報名什麼鄉村自衛隊的,有獎勵?”
兩兄弟的話題說著說著就扯遠了。
……
沒錯了,鄉村自衛隊這麼頗具特色的名字也就是寶玉能夠取出來的,至於說獎勵,獎勵的不是錢財,卻是汪家村養殖區的海蠣子苗!
雖然不是錢,但是比直接發錢更加叫人心動!
首先,百姓不知道,但是十六和寶玉知道的,要是直接給民夫發錢,附近的藩王要跳起來——跳的最厲害的肯定是十五閩北郡王,他那兒也是倭寇愛光顧的重災區,要花錢才能僱民夫訓練,閩北郡王肯定不樂意;
其次,發錢這樣的例子一開,往後萬一成了定律可就不好辦了,畢竟朝廷明文規定是沒有報酬的。
所以,綜上原因,十六和寶玉琢磨,間接地給予利益誘惑吧,反正海蠣子還是要推廣開來養殖,才算盤活了射陽附近幾個縣的養殖副業,才能勉強補上巨大的買方需求缺口。
…………………………
“聽說了麼,王爺他老人家要搞什麼鄉村自衛隊呢,鼓勵咱們拿起武器,驅趕倭寇,保衛家園。”
“聽說了,不過原先咱們不是也聚集民夫搞操練的麼?有啥區別?”
“區別大了,以前是朝廷規定的,一戶必須出一個壯丁去練,又苦又耽誤種田,誰願意去?”
“那現在呢?”
“現在啊,還是一戶一丁,不過吳郡王殿下說了,但凡參加自衛隊的,若是家裡進項被耽擱,可優先領養賈大人養殖區的海蠣子苗。”
“那是好事兒啊!”
“對,只一點,不可以半途而廢,不然就要收回資格了。”
……
這樣的對話在蘇北沿海一地屢見不鮮,響應最為熱烈的自然就是汪家村的,本來他們村就有小半的人同養殖區立了契,領走一部分海蠣子的苗,如今更多原先錯過一回的人都不想放過這樣發家的好機會了。更不要提本來訓練民夫就是協助當地駐軍的,保衛自己家鄉的。
擔不擔心被騙?擔不擔心血本無歸?擔不擔心倭寇來了會死人?
果斷是不擔心啊,有吳郡王殿下和賈大人作保,有什麼可擔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