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回淮安的時候居然也是一路平靜, 寶玉和賈母設想的諸如有人綁架寶玉脅迫他翻譯古方子的事情都沒有發生,只能說明兩種情況:第一,人家解開了方子;第二,人家不著急解開方子。
不論是哪一種, 對寶玉來說,能避免一些麻煩事兒都是極好的。既然不管哪一邊的人都沒有要動手的意思,那麼自己就做好分內的事情便是了。
二月底, 賈母“病了”,雖不是很嚴重, 但是也需要好好將養,作為奉養母親的長子, 賈赦才慶幸自己不用去金陵, 就發現病中的母親特別能折騰自己……
另外,二月春闈之後, 學子中有聲音, 大致意思就是本次春闈有舞弊行為, 試題早早洩露了雲雲。
其中風雲不是外人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歷次科舉,考官都是皇帝欽點的,絕對是心腹, 但是比如說, 作為心腹飽讀聖賢書的考官也有可能會有偏向性——大多數都是偏向於正統的, 東宮在太子的位子上都呆了三十多年了,雖然偶有起伏,但是還算是穩!江山要穩, 儲君之位就不能不穩。
賈赦本來還想替東宮搖旗吶喊表衷心的,但是老母親病重這事兒又讓他走不脫身,甚是遺憾。
寶玉認為,本次科舉到底有沒有舞弊不重要,重要的是本案的背後推手——無外乎就是七了,他本就是因為從前勘破一場春闈舞弊而得封一等郡王齊郡王的。現如今科舉起風波,朝中、民間很大一部分人都呼籲陛下起用齊郡王調查此事。
如是,代表的意義不容樂觀。齊郡王三四年前風頭很生,不過近來卻顯後勁不足,如得權柄再被起用,於東宮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但是天塌了有個子高的頂著,老皇帝頂著最大的壓力,東宮太子頂著最大的火力,齊郡王使著最大的努力,江蘇的吳郡王鐵血之名猶在,又有鹽利,還算是超脫。
陸陸續續聽了幾耳朵,今兒說這個舉報誰誰了,明兒又有某某說前日的那是誣告,後天又冒出什麼行賄的鐵證等等,整個京城如沸水鍋子,鬧個不停。
三月,賈政去信與林如海替自己不成器的次子求娶黛玉。
然而寶玉並不知道這一回事,確切地說,他知道便宜爹年後肯定是要把這事兒落實的,但是作為當事人,前期的事宜和他並沒有什麼關系。只是發現最近林姑父給自己來信有點多啊,還問了自己這些年身邊伺候的人的情況——什麼情況來著?好像是岳父考察女婿哦!
然後他就專心——賣昆布了。
沒錯,三月,昆布到了可以收獲的時節。這玩意兒沒被寶玉用位面交易平臺換來的好東西們開了後門,所以效果並不很神奇,但是産量方面,即便沒開後門也是非常可觀的,每一條都是又肥又厚又粗長……
“這玩意兒要怎麼弄起來吃?”十六看著寶玉帶來的昆布,墨綠墨綠的,怎麼看也不能比海蠣子好吃。
“燉排骨吧。”寶玉也是隨隨便便就吩咐了菜譜。
於是初一叫廚下的人照做。
晚飯十六是留著寶玉吃的:“你說,我給我兒子取個啥名字好?”十六的嫡長子都快滿月了,現在還是渾叫著大哥兒。
寶玉抬眼看看十六:“反正你說的和我說的都做不了準,陛下一定會賜名的。”
“這昆布燉排骨也就一般般哎,並沒有很好吃啊。”十六尷尬地轉移話題:對哦,兒子的命名權都不在自己手裡。
寶玉點點頭:“昆布的藥用作用比較大。至於食用麼,順便而已,反正這東西很好養,曬幹之後也易於儲存,海蠣子已經是暴利啦,昆布就順帶種種便是。”
“只是外頭的人真可惡,盡是恨不得看你鬧笑話的。”
寶玉無所謂笑笑:“誰叫殿下不拘一格降人才呢?連我這樣的白身也能做正五品,可不是要遭人嫉妒了麼?”
“行吧,你看著辦就是了。”十六就是掛名的合股,啥事兒也不幹,就負責擋蒼蠅,“對了,今年該回淮安了吧?”
“快了,把養殖區的事情交代一下,之後偶爾去看看就行了。”現如今聽汪小魚說,隔壁有些村裡已經有人開始悄悄收海蠣子圍起來自己養的,不過汪家村的人一開始沒敢這麼做,而是叫汪小魚試探了賈大人的口風,得了準話才敢放心養海蠣子——畢竟賈大人的養殖區就在汪家村旁邊,去年對咱們村也是多加照顧的,多少人家因為養殖區增加進項了?做人不能不懂規矩,先來後到的道理還是得講的。所幸的是,賈大人大氣的很,無所謂汪家村的人也搞起海蠣子的養殖,只是說距離自己的養殖區稍微遠一點,以免日後收獲的時候發生扯皮的事情。
又有,寶玉吩咐了三更四更,今年養殖區的海蠣子繁殖之後,也可以分一部分小海蠣子去外頭養——因為養殖區範圍有限,再增多,密度多大,反而不利於海蠣子的生長。
這對於附近十裡八村的人來說,無異於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情了,因此他們還有些猶豫呢:賈大人真能把一兩銀子一個的海蠣子苗給咱們?
汪小魚糾正:一兩銀子一個是日後長大的售價;再有,賈大人也不是免費送的,要領養、分養的都得立字據,照規定辦事才能拿到海蠣子苗,怎麼就不可能了?
不過凡事總有第一個敢吃螃蟹的,在和汪小魚確認過確實可以借賈大人那裡的海蠣子種苗之後,又細細打聽清楚了收獲期需要付怎樣的代價,去年二十人的建工小隊領頭的拍板:咱們幹了!賈大人的養殖區都是咱們建的,如今依樣畫葫蘆再建一個,沒道理會養不好,要搞就搞大的。
於是沿海轟轟烈烈地開始了海蠣子的養殖事業,倒是昆布——沒啥人願意去養,因為賈大人的昆布上市之後賣的價格也不過爾爾,私下還有人說:賈瑛這是失策的雲雲。
當然,能說寶玉風涼話的都不會是海通鎮附近的百姓,畢竟他們感激寶玉還來不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