鑷子的運動原理,就是簡單的熱脹冷縮。透過區域性加熱的方式,像氣缸一樣,推動兩個鑷子臂相互靠近。
“哦?為什麼?”
曲峰有點站累了,乾脆拉個椅子坐了下來。“是不是寫論文有困難?要不要再找那個黃講師,求他幫一下忙?”
“不是論文。論文我們已經寫完了,現在就缺一張主照片了。但這張照片,就是拿不到。”
“照片,什麼照片?”
“陳泉要求太高,他一直想要一個,鑷子夾著細胞的照片。”
幾個女生爭先恐後的搶答。
“夾著細胞的照片怎麼了?為什麼它就這麼難?”
“哎呀,我跟你說啊.....”
馮言把這些天,煩得她不行的工作,講了一遍。
為了讓微米鑷子論文能夠一鳴驚人,陳泉設計了一個特殊圖案:用微米鑷子,夾持一個真正的活細胞。
概念很好,眾人也都同意,但到了執行的時候,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怪問題,畢竟電子系,沒有人跟細胞打過交道。
首先是操控,進入了微米級別,那真是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如何讓鑷子找準細胞,就讓大家費了無數腦細胞。
其次,細胞是活的,就意味著細胞會跑。鑷子只能到處追逐亡北。
最後不得不改造出個特殊容器,讓所有細胞,順著培養液從鑷子雙臂之間透過,才算解決問題。
第三,熱脹冷縮是需要時間的。反應慢了,細胞就會被沖走。
第四,鑷子的力量太大,又沒有設計停止機制,即使抓住了細胞,細胞也會被夾碎。照片只能在細胞被夾碎之前,進行搶拍。
總之,操作人員需要在細胞的出現時間,驅動鑷子的時間,照相機快門的按下時間,三者中進行平衡和搏鬥。
連續的失敗,讓眾人氣得,恨不得找把真正的鑷子,直接上手!
這段時間,鑷子團隊找了好幾套顯微鏡,同時上陣。做事情比較有耐心的女生們,人手一套,不停抓拍,試圖找到最有震撼力的那張照片。
......
“呵呵,有意思。”
曲峰想了會,但也沒有什麼好想法。“估計這張照片,什麼時候能弄出來?”
“不清楚。”
陳泉心存僥倖。“說不定,運氣好了,一下子就能拍出來。畢竟我們已經越來越有經驗了。”
“沒有經驗!只有教訓!”馮言在旁邊不爽的喊到。
抓拍照片,不怎麼耗費體力,但十分考較眼力和耐心。做不了多長時間,就會心煩意亂了。
“對,對!目前還沒有經驗,全都是教訓。”
陳泉點頭認可。“但教訓也不能白吃,大家的心血不能白費。”
“就不能擺拍嗎?”曲峰問。“找個死細胞,放到鑷子旁邊,一對比,人們也就能看出大小了。”
“那樣效果就不震撼了。”
陳泉堅持。
論文上s的機會,只有這麼一次。如果失敗了,下一次,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es鑷子,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運動。用靜態的照片,想拍出動態的效果,還是用活細胞比較好。”
喜歡文明模板請大家收藏:()文明模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