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雖然心動的人很多,但行動的人很少。
其實不僅僅在工大,從全國範圍來說,更是如此。<es的名氣太大,沒有足夠名望的科研工作者,根本不敢照亮,也拿不到國家和學校的鉅額經費支援。
陳泉和曲燕秋主動跳出來,讓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
雖然陳泉不是知名學者,但他的社會性知名度,威力也是不小。
國內的體制就是這樣,典型一旦被樹立起來,除非是特殊情況,這個典型就會被一直支援下去。
除了經費以外,陳泉在檢測專業的一些言論,也慢慢傳了出來。很多人對陳泉,有莫名的期待,希望他能從西德的先進實驗室裡,偷學到一些有意義的知識和經驗。
除了專案本身以外,還有一些人,甚至懷有不良之心。
雖然陳泉是拿過國際金牌的天才選手,但在大多數人眼裡,專案的主導權,一個新生肯定是守不住的。黃楚雄的莫名入選,就是明證。<es專案如果成功了,所有參與者都是名利雙收,失敗了,不過證明了,陳泉是個流星罷了。
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駱凝薇,一個大四的本科生,找陳泉和曲燕秋只談了一次,就拿走了,這個類似專案經理的重要角色。
“五萬元夠幹什麼的?”
聽到駱凝薇介紹的數字,黃楚雄極為失望。<es這種級別的專案,光前期的調研跟蹤,也許就能花掉一兩年時間。別的不說,買些以美元計價的半導體類期刊,幾萬元就沒有了。
“我給林書強打過電話了。學校的科研經費非常緊張,尤其在已經接近年底的現在,學校沒有多少活錢了。”
趙良材幫助解釋。“今年只能這樣了。明年由系裡,和學校方面,再想想辦法。”
“想辦法是什麼意思?”
黃楚雄一點都不客氣。
<es的經費總數,就有15萬了。”
趙良材很不滿意黃講師的態度。“你要知道,這筆錢不算少了。”<es科研團隊,拿到的經費,只有一年6萬元,他們前幾年,只能做做紙面工作。)
“15萬夠幹什麼的啊?”
黃楚雄開始掰手指頭。<es 大會,我準備參加。
我去了,陳泉肯定是要去的吧。我們兩個都去了,趙主任,你不去嗎?
三個人出一次國,小十萬就沒有了。<es,我們學校以前就沒有跟蹤過,期刊得買一批吧。
新期刊要訂閱,前兩年的舊期刊,也要買全。這些期刊,每本都不便宜,用得還都是美元。
第三,這種前沿專案,我們按照一年做打算。一年下來,計算機的機時費,各種材料費,需要多少?
第四,你們的微電子實驗室,我看了,相關裝置精度根本不過關,別的不說,你的那臺破光刻機........”
很快的,黃講師就把還沒有到手的十幾萬,花得精光不說,還倒欠一屁股錢。
“你說的都對,我也都懂!”
趙良材只好高聲打斷。“你以為我不想借這個機會,出兩次國,改善一下實驗室裝置?”
“懂有什麼用?我要看到行動!”
黃楚雄敲著桌子,繼續發洩不滿。“我要看到錢!”
對於這次跨專業合作,黃楚雄抱以厚望。結果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可是現狀就是如此。學校沒有錢,這是第一,第二,微電子專業,並不是工大的主要專業和方向。這次的15萬,還是看在陳泉和曲燕秋的面子上。”
趙良材也很委屈。
80年代末期,工大全年的所有經費包括人頭費,給學生的生活補助費)不過三千萬出頭。真正能用到科研領域的資金,少得可憐。
會議室裡陷入了沉默。
......
“還有專利的費用。”良久沒有發聲的陳泉,突然說話。
“什麼?”
幾個人都沒有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