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從原理上講,與ed相比,起步並不晚。
其相關概念,在1959年,就被一個叫做理查德·費曼的人,在他的著名演講《底部有很多空間》裡提出了。他在那次演講上,預測了半導體微型馬達的存在。為此,他還提供了1000美元的懸賞。
要知道,那可是1959年的1000美元。
在過去的30年間,陸陸續續有很多科學家和科研機構,投入人力物力,對此進行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進展。1988年第一次出現的微馬達,就是這種努力的結果之一。
但這些相關研究,並沒有被系統性的總結起來。
大多數成果,甚至包括大火的微馬達,實際都是以半導體加工工藝,半導體材料,甚至機械的身份出現。
為了與其他半導體工藝,產品,有所區分,過去的幾年間,整個業界進行了大討論。最終,es這個詞,於1992年2月份,美國鹽湖城舉行的ieee會議上,被提出,並最終達成共識。<es,作為一個有意義的專屬名詞,剛剛在這個世界上,出現不過7個月的時間而已。<es去索引,是很難查到太多資訊的。
如果是有經驗的研究員,遇到這種情況,會透過相關論文後面的引用論文,一層層的追溯上去,把落在其他科目下的論文,資料,一一找到。
這些工作,陳泉不是不能做,但需要查閱的資料太多了。
每篇論文後面的引用論文,至少二十篇起。幾篇論文追索上去,需要翻閱的文章,就成了天文數字。
另外,論文,期刊的查閱,需要透過圖書館工作人員進行,工大在半導體方面又不是很強,很多期刊沒有訂閱,論文鏈很快就會被斷掉。
透過論文鏈手工查詢,實際是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這樣不行。只靠我們兩個,成不了事情。”
曲燕秋聽完陳泉介紹的情況,搖了搖頭。“別的不說,這麼多科目,都要自學,我不知道有外來記憶的你會怎麼樣,反正我是絕對沒有可能了。”
雖說曲燕秋的邏輯思維能力,有了一定增強,但總的來說,還是一個普通人,尤其在學習新知識方面。
“是。我也沒有信心了。”
陳泉點頭。
看得越多,知道得越多,就會發現自己不懂的,實際更多。
由於需要回溯論文,陳泉只能不停的擴大閱讀面。<es相關論文和成果,是裹挾在其他專業論文之中,太多的知識,需要陳泉去理解和掌握。
另外,外來記憶,可以幫助陳泉瞭解,但無法讓陳泉對相關知識,徹底掌握和消化。如果想把相關領域知識全部打通,哪怕藉助外來記憶帶來的熟悉感,也需要數年時間。
“那現在怎麼辦?”
冰城郊區靶場
“預備,放!”
教官劉建,一遍一遍的喊著號令。
在他的腳下,趴著一排的新生,隨著“biubiu”的聲音,一發發子彈,打得遠處的紙靶不停的晃動。
經過了一週多枯燥而又艱苦的身體訓練,軍訓終於過渡到一些有趣味的專案。
打靶,就是被男生們翹首期盼多時的專案了。
“還有最後一槍。”
三號位的成興,輕輕閉上眼睛,然後再睜開,仔細瞄準後,把槍托死死抵在肩膀上。當手指扳下的時候,隨著巨大推力的傳來,他甚至能看到,遠方靶子晃動了一下。
成興的視力極好,有次體檢,醫生居然說他的眼睛遠視。
“這次有十環了吧。”
成興心裡默唸,戀戀不捨的放下懷裡,已經有所褪色的老式步槍。
.....
“現在統計成績。”
隨著所有槍手的站起,打靶成績很快就被傳了回來。
“....二號位,47環。哇,有這麼準嗎?二號位是誰?”劉建轉身詢問。
“是我。”張力行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