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帝見衛央在琢磨,心中便喜悅,遂又飲了一杯。
想想又舉杯說道:“自朕御駕到西陲,算來如今離京兩年,見山河險峻,人才俊傑,常想古來君王治世莫不以人才為本,又居住西安府之時多勞江湖豪傑扈從,朕也敬眾卿家一杯。”
衛央舉起茶杯示意了一下,又把茶杯放在了桌子上。
群臣莫不側目,眾人無不唏噓。
古來位高權重的權臣多得是,可誰能比得上秦國公?
“不必苛求衛卿,他從不飲酒,這是一個好習慣,這天下之大,亂臣賊子無窮,朕這大明江山,還要依靠他去征剿,不吃酒最好!”老皇帝笑道。
衛央拱拱手感謝。
歌舞再起,滿座心中都有了心事。
武林中的有頭有臉的人頻頻矚目華山派三俠,朝廷中的大臣與貴勳們交頭接耳紛紛目視衛央,各懷心思,不一而足。
到晚宴結束,老皇帝自去歇息,李東陽為群臣之首,徐俌為貴勳之首,兩人遵照皇帝的旨意安撫眾人,免不了又要勾心鬥角一番,衛央瞧著不耐煩,自提劍離去,也無人敢攔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只是回到縣衙後,衛央越思越想越頭疼,猛想起老皇帝的安全如今怕是隻汪直一個人負責,忙又提劍而來,見汪直在園內,便自找一個空房間,一直打坐到天明。
翌日,難得天朗氣清,老皇帝起身一問,心中越發喜悅,見聞人達與左冷禪又來詢問,當即道:“今日心情很好,正好上山一觀,叫隨從官員不必跟著,他們多是文臣,只怕走不得幾步便無力了。”
一行只點了幾個年富力強的,有一些內功基礎的文臣武將,老皇帝換上常服,叫汪直帶上天子的常服,待衛央安頓六軍駐紮好,在少林華山以及一部分江湖群豪的簇擁下,一路出了門,直奔嵩山而去。
行不得十里,山路拐彎處,老皇帝猛回首,只見山色雪光,小城如畫,待要允准幾個文臣賦詩一首請求,忽一陣寒風吹來,一時興致全無,遂加快腳步再行。
又走不十里路,山風中竟有音樂歌聲,細聽之,竟然是秦腔。
“這是哪一齣戲?”老皇帝問汪直。
汪直道:“是西陲去年才新出的《鍘美案》。”
那是什麼?
汪直道:“說的是宋仁宗時期,名臣包拯為民伸冤,據說這出戏是西陲案件太多,有人說何必為民生小事壞了功臣前程,大將軍便請人寫了這一出大戲來。”
老皇帝點頭。
“為此事,大將軍又將太祖皇帝的敕言奉為金科玉律,無論軍民官僚,凡有衙門,必銘刻‘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生民易虐,蒼天難欺’高懸與衙門兩側,上頭再懸一長劍,”汪直讚佩道,“從此,西軍官員上下無不明白一個理兒,便是‘民生無小事,小事即大事’的道理。”
老皇帝沉吟了很久,輕嘆:“國朝當興,興在西軍,在秦。”
汪直眉頭悄然壓了下去。
這句話他懂意思。
大將軍一個國公不足夠,將來怕是要封王的!
秦王!
這也是一種……機緣巧合?
喜歡從笑傲江湖到大明國師請大家收藏:()從笑傲江湖到大明國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