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那兩位國公雖也曾經提及,但也只是隨意一說,她們不屑於與人爭論,故此,朝臣們這幾天恐怕也都吵翻天了。秦國公直問,我要南下,我要經略西南,誰人有意見,哪個要反對?”楊一清搖頭,“算了,這些事本不該咱們為人臣者考慮,皇帝心思難測,西軍發展強勁,看樣子又明白‘欲速則不達’的道理,故此就看著天下將來終究要歸誰。”
這話讓隨從們臉色都變了。
豈不是……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這一次得到了支援之後,楊一清也不再陰沉抑鬱,大有一吐塊壘的遼闊豪邁,笑道,“你們也不用當這是多麼大的事情,該來的,你們擋不住,我們擋不住——”
“不能平和地解決嗎?”隨從隊長畢竟是衛所土兵,雖然依附於楊一清,但祖上一直都是大明朝的忠臣,於是急切問道。
楊一清一笑,這種事一旦要解決那就是隻能有一方站著留下的結果。
不過,倒也不是沒有徹底解決的可能。
“別忘了,襄陽郡主身份高貴,陛下視若己出,未必就……”楊一清笑道,“不過,這件事我們不可妄意,不管怎麼說,西軍的到來,的確給這天下多了好幾種可能,這是有志於天下,要青史留名的英雄奮進的大好時機。”
隨從們紛紛點頭,他們自然知道自家老爺的本事,那是根本不必捲入這些事情當中去的,除非他自己想。
這不,前些天日子裡他就插手這件事了麼,趙王不是他喜歡的,秦王也不是他喜歡的,那兩個都被楊一清認為屬於“禽獸之流”,他是傾向於但不支援的魏王的,幾個隨從是他的心腹,自然知道彼此間書信往來多次——此前,魏王可是公認的繼承成治第一位太子的遺志的人選。
“老爺,這朝廷裡的事情有諸公去辦,老爺是要出將入相,可也不必看皇帝是誰,還想那麼多,豈不是庸人自擾麼。”隨從們說道,“比如王守仁,現在關東鎮守,人家就不管這些,古往今來,幾個插手儲君之位的人能有好下場?”
楊一清笑道:“你們也看透了?不過,你們是不是忘了,當今陛下有七個兒子之事了?”
一群隨從駭然。
“陛下有五個親兒子,兩個義子,這是當年為了登上大寶所做出的事情,何況那兩個義子也有太祖血脈啊,他們怎麼會甘心,”楊一清嘆道,“現如今許多人都記著什麼福王周王,越王興王,唯獨忘了這兩位,他們可是比這些諸王更有資格的儲君人選——除非天子不願皇位落入太宗之外的諸王系之手去。”
那是明擺著的事情啊。
“不,老爺我倒看著那兩個只怕也要快出山了,瞧著吧。”楊一清呵呵一笑催馬狂奔,“這兩位若出,則襄陽郡主之後,未必就沒有那個機會,且看未來域中,誰去執掌大寶,我輩只需奮進,為人臣,當有本分。”
這不是他不願插手而是不想這個時候就插手,吃了一次虧,他記住了這件事裡的風險大於任何政治危機。
畢竟,他可是楊一清,有明以來也有數的名臣,良將,古來也少有的聰明人!
喜歡從笑傲江湖到大明國師請大家收藏:()從笑傲江湖到大明國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