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央絕不可能答應他們的任何要求。”老皇帝精神頭特別好,傍晚的時候專程去城外轉了一圈,回到王城看到一臉憤怒的牟斌,只笑著說道。
牟斌道:“老皇爺,這些人步步試探,這倒是小事情,可有人……”
“不就是與外人勾結麼,怕什麼,”老皇帝笑道,“你還不瞭解衛央是什麼人?他正要清算韃靼瓦剌,可惜沒借口,畢竟人家達延汗都承諾把他最漂亮的小妾送給衛央當丫頭呢。”
這話……
“陛下,這話還是別說了,那兩位可不好惹,正調撥物資的那位更不好惹,惹急了只怕是要出人命的。”汪直無奈提醒。
老皇帝笑道:“朕心情好,還不能說個玩笑了?”而後正色道,“西軍調動,這是朕下詔讓他們滲透到河南府,準備將來接應皇孫入京的,你們錦衣衛與東西兩廠有些人入京是吃裡扒外,你們要儘快想辦法解決掉,西軍……他們如今手握中原數十萬民眾,以他們的基層建設能力,應該很快會形成戰鬥力,此事你們不要插手。”
汪直就知道會這樣,想了下委婉地提醒了一下那些諸王們的動作過大的事情。
“這些人,朕原本也想解決掉,讓越王辦了那麼多年,他還是無可奈何,”老皇帝搖頭,“到如今,他自己也忘記了初心,與那些人混跡在一起了。等將來西軍進京之後,只怕要清算。你們要記著,越王有錯,朕負擔七分,若非朕縱容,他無法有如今的實力。到時候,若能求情,則貶為庶民,讓他在杭州當一輩子漁夫去吧。”
“越王世子呢?”汪直擔憂。
老皇帝想了很久:“連自己的妹妹都敢下毒手,殺!”
說到這,老皇帝又習慣性惋惜:“若襄陽是朕的孩子就最好了,”他從袖子裡取出一張迷信,“瞧見了沒,王兄的意思很明確,若襄陽的孩子要那個位子,西軍是絕對支援的。”
“是,但那樣一來造成的破壞力要比太子妃的孩子進京造成的猛烈得多。”汪直沉聲道,“畢竟……”
“是啊,朕若是能多活二十年,襄陽的孩子長大一些,朕看著,衛央的確不在意自己的孩子跟誰姓,可惜,朕的身體朕自己知道。”老皇帝擺手,“定下了,就不要變了,今天的情況怎麼樣?”
“還是嘔吐的厲害,不過,不過……”牟斌欲言又止,太子妃身邊也集合了一大批原本屬於皇帝的四個兒子的人。
老皇帝目中兇光連閃,半晌才說道:“這些人,可用,但衛央不會用。作為一個政治人物經常會使用有問題的人,可他不喜歡這種法子。罷了,讓他們找死去,太子妃可是知道這一切的。”
“那將來要怎麼封賞太子妃?”
降為秦王妃麼?!
汪直的這個問題,還真有些讓老皇帝不高興了。
你打聽這些幹什麼?
“有些話,朕也不會問自己,你們也不必多問了。”老皇帝拂袖道,不過片刻又說道,“誰說太子妃要降格了?”
可是若是太子妃的位格不降級,那些諸王能大打出手內訌麼?
“這就不是朕要關心的了,他們不內訌,團結起來更好,衛央總有進京的那一天,他總是要面對這些難題的,若不然,他還能看著他的兒子被別人推下去?”老皇帝叮囑,“你們要做好準備,這廝不當人,我看,他到時候知道了恐怕還會帶著梁氏離開西安府,這絕不允許。”
想想老皇帝自嘲:“朕有時候都覺著自己賤得慌,上趕子送皇位,還要看人家願不願意,嘿,他孃的。”
兩個最忠誠的爪牙都不說話,雖說這有損皇帝的威嚴,可這樣才能保全老朱家的血脈不被中斷,大明法統不會被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