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央對朝廷那幫文臣武將有很清楚的認識。
那就是一群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是,我能從裡面擢取什麼利益又不必承擔什麼義務的貨色。
針對這種人,最好的辦法就是一巴掌拍掉。
他既有軍權在手,又地位超然,何必理睬?
“陛下,秦國公著實太壞規矩,自古以來沒這麼辦事的。”眾人這日找老皇帝哭訴,劉大夏奏請,“此人不可以插手東南時局,否則必為朝廷大患,陛下明察!”
老皇帝心不在焉,他這會正計劃著接下來該如何應對諸王將目光集中在秦王宮的事情。
“啊,你說……哦,你說的是東南時局,這簡單至極啊,”老皇帝恍然驚醒,隨口說道,“你若有錢,你去管民事,你若有兵,你去管軍事,你若是什麼都能解決,那你去當三省總督吧。”
劉大夏怒道:“難不成還要……”
“劉尚書,注意你的態度!”懷恩連忙呵斥。
這要是有御史在這裡,今天又是一場無聊的口水大戰。
劉大夏連忙認罪:“老臣失禮,可是西軍伸手到了東南……”
“人家有錢,人家能打,你讓朕怎麼辦?”老皇帝也怒了,反問,“你的意思是,讓人家把錢出了,把人給你,讓你們去辦?劉卿,你都活了一大把年紀了怎地還這麼天真?”
劉大夏淚目,可是東南時局必須掌握在朝廷手裡!
老皇帝呵呵:“朕瞧著,是掌握在你們手裡,行了,此事你們沒辦法解決,朕不想看你們分了多少好處,更不想聽你們少拿了多少好處,你有辦法你上,你沒辦法讓開,”而後冷冷道,“怎麼,你們沒法子,朕還不能讓有法子的人去辦了?”
張懋連忙道:“衛央有三省總督之職,他西軍所得也便夠了,陛下,如今太子妃有孕在身,若是西軍掌握西陲不足,還要掌握東南大局,他若與諸王聯合……”
遞了個眼色,老臣的意思你明白。
老皇帝再次呵呵:“這些事你們能做,做了就是替天行道為大明嘔心瀝血了,而別人要是這麼做了那就是大逆不道,是不是?英國公,你也老大不小了,小妾都找了十七八個,怎地還這麼幼稚,把朕當三歲小孩子呢?”
張懋老臉通紅心中竊喜。
看來,韜光養晦有了作用。
“東南倭患必須儘快解決,要徹底解決,你們沒法子,那就交給有法子的人去辦,”老皇帝輕笑,“至於,什麼西軍與諸王勾結,那你們想多了,朕倒要勸一勸你們,不要那麼急著做表態,不要那麼明顯去站隊,小心陰溝裡翻船了,摔死一群老大臣!”
群臣們愕然。
“朕不死,諸王畢竟為臣,朕容許你們給自己選合乎心意的太子,或者什麼皇太弟,那是你們的事情,但不要替朕做主,逼著朕同意你們選給自己的主子當皇帝,過界了,有時候是要送命的,懂嗎?”老皇帝訓斥,“不要總是把自己幹過的事情,或者打算乾的事情栽贓到人家的身上去,不要把你們那些雞鳴狗盜、蠅營狗苟、爭權奪利、毫無底線的事情拿出來擺在朕面前,還要拉著朕給你們的想法付賬,這天下,你們可以送出去,哪怕送給胡人也少不了你們一樁富貴,朕卻得為列祖列宗,自炎黃開始算的列祖列宗打下來的土地著想,明白嗎?”
慌得群臣們齊聲跪拜:“陛下聖明。”
“東南倭患必須要儘快予以解決,此事,朕全權交給衛央處理,那就一切聽他的,你們可以伸手,但被打斷手別來找朕訴委屈——你們有什麼委屈?沒佔到便宜就算是吃虧了?”老皇帝告誡道,“諸位,時代變了。尤其你,英國公,你老謀深算,最擅長釜底抽薪,這一招,朕多有領教過,但朕要告誡你,衛央不是個善茬子,殺心之熾,你英國公一門上千口人,他一夜之間可殺個乾乾淨淨不留後患,萬一他鐵騎東進,朕不介意把你一門交出去讓他處置,你不要跳的那麼高,不要叫的那麼大,不要鬧的那麼歡,安心養老去,明白嗎?”
張懋不驚反喜,這一番話可謂是敲打了他但也給了他一個明確的暗示。
立儲,你不要參與了——老老實實在家待著別動,將來不論哪一個皇帝上臺都少不了你的好處。
“劉卿,你也不要插手那麼多軍務,西安這邊的軍務,朕決心已定,全數交給汪直,西陲,你也沒膽量去算計,故此,東南倭患你一定會想法伸手,朕告誡你一句,朕要的不是朕手裡掌握了多少東南兵馬,也不在乎內閣掌握了哪個軍隊,朕要的是東南之患徹底解決、倭寇不再侵擾朕的天下,否則,內閣大可以撤銷,六部也可以換人,你們這些一時名臣對於天下而言,實在是沒什麼了不起的,聽明白了嗎?”老皇帝聲色俱厲呵斥道。
劉大夏垂首無言,此事還要再詳細地籌劃一下。
內閣手中不掌握一支軍馬,始終是站在局外的。
尤其西軍強盛連關外都被他們影響了,內閣要是沒有人馬他們接下來就失去了最大話語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沒有軍事決定權的內閣,那還能是內閣?
“陛下,此番江湖各派宗師親至,少林武當武林盟主地位不穩,魔教蠢蠢欲動,恐怕要早做打算,”楊一清上前為劉大夏解圍,“怎麼對待這一股生力軍?”
“你們看著辦,朕如今只是個一心想要把孫子等到,把孫子教成人的老人,這些事情也沒精力管了。”老皇帝認為自己說的是心裡話。
群臣們聽著心裡大喜以為皇帝說的是場面話。
好麼,皇帝都暗示可以對江湖進行一些謀劃了那還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