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央琢磨了兩天,也沒琢磨出應對將來局面的辦法。
不是沒辦法,而是有些辦法他不能用。
總不至於用斬草除根的法子吧?
只讓他不滿的是,小郡主與高嵐竟似乎鬆了口氣。
她們在想什麼?
這天晌午飯吃過後,衛央要與二人鄭重地談一下將來的形勢,她們兩個卻在商議該送什麼賀禮。
“你打算送什麼禮物?”小郡主瞪著衛央。
衛央道:“送他們一巴掌行不行?”
出去!
“將來的事情,誰如今說準?算了,我們過去一趟,你趕緊準備解決東南倭患的問題,這是大問題。”高嵐道。
衛央想躺平。
“別鬧了,別人能不管,你自己想能不管麼。這倒是一件好事,如果有時機的話,小孩子的教育,咱們先抓在手裡,未必就能讓老皇帝的一切計劃得逞,”高嵐道,“去吧,我估計楊一清很快會過來了,還有,嘉陵侯只怕也早已計劃好了名單,東南水師駐紮在何處,你也要謹慎考慮。”
這是個問題。
不過江南多的是適合水師駐紮的地方。
“這方面,皇帝既沒讓我管,我也不擅長水上作戰,還是讓行家商量著辦吧,倒是……算了。”衛央欲言又止。
他對歷史雖不是很熟悉,但也知道自己所經歷過的明清兩朝比較出名的有“北洋水師”、“南洋水師”以及“吉林水師營”,雖然這是清朝那幫子憨批透過權術妥協建立起來的兩支著名水師和一支不怎麼著名的水師,但選址應該是有一定道理的,故此,按照這個先建立,而後諸部熟悉之後再定下一個適合駐紮的地方,這總是沒有錯的。
“看來你早有謀劃,那你琢磨一下,他們估計很快會登門了,太子妃有孕,這些人肯定會著急。”小郡主目光閃爍,沉吟著建議,“有些事,不是皇帝沒說過我們就可以心安理得不管的事情,若是嘉陵侯誠心登門求教,我看,此事咱們不管反倒說不過去。”
那是要花錢的啊姐姐。
“掌握在我們手裡,這錢自然該花!不過江南接下來要進行的清掃行動,我可不建議給他們糧食與銀子,必須透過商業行為徹底解決那邊財政集中在文官集團手中,民眾苦不堪言的局面,有了群眾基礎,我們將來徹底解決倭患,那就容易多了。”高嵐叮囑道,“不要耍小脾氣,這未來,我們總是要爭一爭的,萬一爭過來了呢?”
也是。
衛央遂不管這些麻煩事,出門正準備去溜達。
“東南三省巡撫楊一清,漢水水師總兵梁翁同,兵部尚書劉大夏,與英國公張懋,成國公朱輔,定國公徐光祚來訪。”莫日根匆匆來通報。
衛央點下頭:“叫進來。”
大明以前的顯貴,莫過於徐達的子孫,一門雙國公國朝無人能比。
不過,如今的顯貴,誰能比得上秦國公一系?
小郡主還沒有嫁過去,但馮娘子和高娘子那可是說啥也不會離開的兩個,前者雖只封鄯善侯,且是個沒世襲罔替的資格的侯爵,可那是女子封侯啊,自然顯貴至極,且實力雄厚無人能比。高娘子更是手握軍權,光著兩人就已經夠讓人頭疼了。
若算上衛央受封國公,手握西陲軍政大權的優勢那就更讓人側目。
故此,定國公徐光祚也安心在門外等候,而沒有貿然走進那道大開著的大門。
“建立東南水師這是勢在必行的事情,可讓西軍插手進來……”徐光祚只是有一些不解,悄然與劉大夏商議,道,“他們的實力太雄厚,讓他們插手水師建設合適麼?”
劉大夏低聲說道:“天子只是那個意思,至於要如何與他們爭奪,那就是我們這些臣子的事情,錢,他們必須出,但這權力……”
他也頭疼得厲害,若想讓人家出錢那就必須分配一部分權力。
要不然,朝廷哪來錢再建立水師?
不過,此人的心思顯然不在這方面。
太子妃有孕這才是大事。
“太子雖然不好……是吧,”劉大夏輕咳,“但皇孫必定有為,咱們方才去見了陛下,陛下既不讓咱們表態支援太子這一系,又不讓咱們大肆宣揚此事,老夫多少有些把握不準,定國公怎麼看?”
徐光祚憂慮地道:“我看,太子也就這幾天,一旦到那個時候恐怕諸侯王是會先亂起來的。越王一系虎視眈眈,興王一系蠢蠢欲動,寧王……陛下還讓寧王負責輜重轉運,只把雁過要拔毛,肥了寧王府,最麻煩的是西軍這邊,他們若插手此事,大約有八成可能扶持與他們交好的諸王,這是最大的問題。”
兩人沒避開別人,其他人聽著也愁眉不展。
皇帝留著西軍在西安,到底打的是什麼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