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是忘了一個人了?”衛央準備起身告辭的時候卻忽然意識到。
他仔細一瞧才看到水戰高手嘉陵侯在這兒。
“對啊,我們騎驢找驢?”衛央道,“嘉陵侯既是太子妃孃家親爹,又是編練水軍多年的水師將領,雖說,這海戰與水戰並非一回事,但大道理是相同的,你就這麼退休回家養老,這也太不應該了吧?”
梁翁同眼觀鼻鼻觀心,你以為老子願意在家養老?
“可行?”老皇帝笑了。
衛央道:“行不行試過了才知道,不過,倒不必那麼明顯,以名臣坐鎮東南,以嘉陵侯為水師將領,前方打,後方撫,再以江湖各派為探子進行偵查,清理與倭奴勾結的內鬼,如此豈不至少先遏制住東南倭患?”
那麼問題來了。
錢誰出?
“這是朝廷的事情,經濟流通大,賦稅自然多,不增加東南地區的民眾的負擔,完全可以先穩定住大後方,我看行。”衛央道,“至於讓誰去,這我就不說了。”
“以你為總督,如何?”老皇帝笑道,“不必去東南,但挾制東南軍政要務,朕任命名臣前去坐鎮,掛一個南京兵部尚書的頭銜兒,差江浙閩巡撫,遇事先向你通報,若可行的話,先穩住東南問題不大。”
問題大的很。
“難保派去的人會不和東南文人集團勾結,倒也的確要有一個強力鎮壓的,也罷,”衛央道,“此外,須錦衣衛、東廠、西廠全力配合我,三年肅清內鬼,五年培養水師,十年後,應該有海軍部隊揮師東海,把戰火打到倭人那邊去。”
出乎他的預料的是皇帝竟全部答允。
這可是又把東南半壁一小半的實權交到西軍手中了?
“華夏山河地,風水輪流轉,皇位就算落到你們手中,總也是我們漢人自己的事情,若不然,豈能寧可給外賊,也不給漢人?”皇帝心情一通,索性直言道,“你也不必擔憂他們敢隱藏訊息,在這些之外,江湖群雄由你統帥,軍情司可建立東南鎮撫使司,你這問天劍,可斬超品以下頭。”
老皇帝瘋了!
可奇怪的是在場的所有人竟都沒有個震驚的。
“破罐子破摔?還是又有陰謀?”衛央心緒難定,遂問三省巡撫讓誰去當。
“楊一清可以,此人有大才,但桀驁難馴,怎麼用,那是你的事情,朕只要史書中寫進去‘成治朝文治武功如下’即可,”老皇帝拍下大腿,“那就這麼定了,江湖中的事情你自己去安排,不過,朕要提醒你一句,少林武當不會那麼善罷甘休,五嶽劍派矛盾重重,這一次,你能指揮的大約也只有華山派,崆峒派,恆山派三派,”而後又暗示,“點蒼派,與襄陽有十分來往,此事可交給襄陽去辦。”
楊一清?
衛央心裡微微有一些不爽,但此刻是用人之際,此人雖與西軍為敵,但為大明倒也算得上是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只是要改掉那一身為了“大局”不顧民眾死活的德性。
“內閣人選,你可有建議?”老皇帝再問。
衛央當即起身告辭。
此事他絕不插手。
“別以為他不插手,他是為了往後下手沒有顧慮。”老皇帝瞧得很透徹,一笑,吩咐道,“給寧王下旨,叫他早些準備軍資糧秣,告訴他,寧王妃在京師住在寧王府,他若此事辦得好,東南倭患平定之後,朕不吝封賞寧王次子,去吧。”
如此,寧王必反。
但不會速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