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餅,新榨的,要幾個?”老張頭拿著篦子問。
神色憤怒的百人將丟下一點碎銀子,數了下跟在身邊計程車卒,衝給他們讓開前排的民眾拱手躬身,口中解釋道:“對不住了,諸位,三路大軍已經出發,咱們還得做好隨時出擊的準備,先吃了。”
老張頭一看銀子便知道:“好了,你們十二個,先給你們榨三十六個,吃飽喝足下值修整,到戰時,還得是你們去拼命。”
“多謝老丈了。”百人將怒道,“你們也不要議論了,說來也沒什麼稀奇的,不過是朝廷又一次得寸進尺,趙王帶著大軍繞過韃靼人的防線,直撲咱們的賀蘭山而去,故此上將軍揮師東進。察合臺與葉爾羌又聯合起來在叉失裡與北庭城外準備進宮,郡主與高娘子去那邊鎮守。”
民眾震怒。
老張頭大怒:“若說沒陰謀,他們怎會同時出兵?朝廷越來越過分了,咱們不還擊只會讓他們越發得寸進尺,打,不過就是把這早飯攤子打壞了,打完了再起也就是了。如果不還擊的話,只怕他們連我們子孫後代吃早飯的習慣也要改了。”
這幾年,隨著西陲經濟的發展,西陲軍民養成了必須吃早餐的習慣,就算是最無聊的街溜子,早起第一件事必然是考慮去哪家鋪子吃飯——不是他們吃白食,就算是最無聊的街溜子,本身也是有一份正經營生,漸漸過上人過的日子的人。
人對飢餓的記憶是最深刻的,華夏民族對飢餓的記憶更是銘刻在骨子裡的恐懼。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因此如今的西陲人,沒有人不記著前些年一天兩頓飯也吃不到的日子,故此更珍惜如今一日三餐溫飽無憂的好生活。
而同時進行的脫盲教育也讓哪怕老張頭這樣的小商販也越發明白這一切都是從哪裡來的,老張頭一邊炸油餅,老婆子在旁邊忙著盛小米粥,嘴裡還嘀咕:“不讓開鋪子倒沒什麼打緊,可要是讓咱們過關內人那種官府裡的老爺們生殺予奪還不敢吭聲的日子,咱們死也不肯。”
“對,這些日子咱們死也不肯。”在一旁等著的幾個老人一起道。
有一位老人道:“老夫昨夜還去幫關內遷來的幾個人家安頓食宿,有一戶可憐吶,自家生了個乖巧的女兒,甘肅總兵府的一個千總,貴賤看上了這孩子,死活要帶走,那家人不肯,當夜那千戶便使人燒了人家的房子,放話說,要連老小都抓緊死牢裡去,你說這都是什麼世道。朝廷怕不是要咱們西陲的地,他們是要咱們的命,咱們絕不答應,決不能過鬼都不過的日子。”
卻有年輕人笑道:“他們打來了也不怕,衛小郎可教咱們學了,敵人再兇殘,咱們也能拿起手裡的棍子,把他們打死。這些為富不仁的惡賊,那些不好好做官的老爺,他們若不善,咱們也拿起刀槍和他們幹了。”
正說著,王府方向數路人馬齊出,更有差役們手拿告示出來張貼,說的是此次大戰的前因後果。
於是西陲振奮!
是,不震怒,只振奮。
老張頭自城牆下看完告示,回頭便收拾了早餐鋪子,吩咐:“叫大兒投軍,叫小兒種地,我自去報名為前線輸送軍資貨物,難得朝廷給這麼一個好機會,索性,拿下jyg,堅決反擊朝廷搞摩擦的行徑!叫他們賠了夫人又折兵。”
喜歡從笑傲江湖到大明國師請大家收藏:()從笑傲江湖到大明國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