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生寂寞而去。
他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以衛央的權勢,本身就太值得少林結交了,何況他是十年之內必定震驚武林的宗師。
“任督俱開,百脈奔湧,此所謂絕頂之勢,而一旦關口大開,哪怕此人修煉的只是紫霞功,那也是當世無雙紫霞神功。與此人交惡,少林必錯失巨大時機。”方生心中既憂慮且坦然,他知道方證師兄所圖何事,也不覺著他們出家人算計這些有什麼不好,“僧是紅塵人,如何忘紅塵?武林如今繞繞紛紛,少林不可不多算,不可不精心計算。”
但他更明白,衛央所練功法定不只是紫霞功。
那會是什麼?
“九陽真經?或者九陰真經?!”方生心亂如麻,“可萬萬不能是《葵花寶典》!”
否則百年之前那段舊事一旦翻出,少林派只怕要蒙塵沉淪數十年之久了。
山腳下,衛央趴在洞口往裡頭一瞧,見裡頭只有火把通明。
他跳起來站在高處一看,只見數百個不斷往上絞輪盤的三腳架,一筐一筐將溼潤的泥土帶上來,往沙子多的地方一倒,當即有人往上面栽種草坪。
“這法子對了,我們這裡缺水是事實,蒸發太多更是當務之急,唯有水草豐茂,才有風調雨水,必須搞好沙退人進的策略才行。”衛央拱手道,“只是地下如何保證兩面同時挖進的水渠保證在同一條線路?”
老者取木棍樹根,長繩一堆,笑道:“官人不知那也在情理之中,請看小小的機關。”
只見地面上在挖出的深坑邊緣扎一根棍,上頭拉著繩索,繩索上每坑吊著兩根繩子。
衛央恍然大悟,拍手稱讚道:“坑下再吊著木棍,因木棍與地面繩索一致,因此指明方向了。”
老者誇讚道:“官人真是聰明無比,這是當地千百年流傳下來的法子。”
衛央油然感慨:“勞動人民的智慧真是無窮無盡!”
乃命工兵營:“這等妙用你們當仔細記住,要因地制宜尋找更多解決問題的法子。”
到黃昏時分,衛央親自下水渠一檢查,只見從山腳下依次逐漸變淺的深坑,最高的足足有十餘丈,最少的也有物流丈,均是下頭小上面大的造型。從各坑下去,均能從餘者出來,地下以延伸開百丈長的水渠了。
又過十餘日,衛央只在工地幫忙,眾軍也不好閒著,工程進度大大加快數倍不說,還經歷了一次沙塵天氣,見識了民眾中間保護坎兒井的法子。
這一天,衛央在開闢出的一塊規劃用來種樹的地方等待,此地距離山腳只怕有十數里。
今天是開閘放水的日子,城中居民無論老弱婦孺俱都來此,每個人都在張望著。
水,對於tf的居民而言實在太寶貴了。
等待,漫長的等待。
晌午時分,前頭有人歡呼:“來水了!”繼而潺潺水聲,水渠中緩緩流出微弱的水量。
那水有些髒,還衝著白沫子,但不過片刻,水流量驟然洶湧,嘩的一聲,滋潤著不知乾旱了多少年的大地。
數千數萬人哇的一聲驚呼,年少者歡呼雀躍,年長者淚水橫流。
唯獨年富力強者面色欣喜,有了水就可種糧,有了糧就可養家餬口。
人到中年哪一個不是隻盯著每日的收成?
忽的,水渠中流水逐漸乾淨,卻衝出一隻鞋。
上流有人哈哈大笑道:“尕兒,你怎的把鞋丟了?”
有人蹦蹦跳跳連爬帶滾道:“快幫我找新鞋,那可是新的!”
眾人莫名跟著笑,彷彿有了水,這裡便有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