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也就是說西域總共兩萬兵馬,被盜賣的搪瓷裝備達到六成,如果這些搪瓷裝備是軍械武器,蒙恬簡直不敢想象後果。
一群沒有武器裝備計程車兵就有若一頭沒有牙的老虎,一旦爆發戰爭後果不堪設想。
因此在蒙毅看來,大秦的軍事體制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不然軍隊絕對會慢慢渙散到無可救藥的地步。
而陳旭的這個全盤的軍事改革一下讓蒙恬有若發現了新大陸一般興奮激動。
軍隊結構和各級將卒的稱呼和軍銜都還無所謂,這只是表象,師團營連排和眼下的帥將部曲屯等並無太大的區別,各級軍官的配置也相仿,最大的區別卻是對於軍爵的重新設定。
完全推倒舊的二十級軍爵制度,不再以死板的斬殺敵軍首級為唯一的軍功記錄,而是擴充套件到入伍時間,訓練考核,比武成績,兵法素養和戰場表現等等,用各種日常和戰鬥中的綜合考核來評議軍功。
雖然這種軍功評議方法蒙毅並未在書信中詳說,但透過這些綜合考評方法來紀錄軍功,不光會刺激將卒努力訓練,還會極大提升軍隊的凝聚力。
只要在郡縣兩年的服役中表現優良或者軍事技術過硬,可以推薦或者自願參加更高一級的作戰部隊,稱之為國防軍。
國防軍是不同於役卒的體系,因為國防軍是有俸祿的,由此也將管理的更加嚴格規範,各種訓練和考核貫穿始終,透過嚴格的訓練和軍紀規範,國防軍將成為一支令行禁止作戰勇敢的隊伍,只要在部隊表現的好,哪怕是沒有任何戰爭,也能憑藉平日的軍功考核逐步提升軍爵,從最底層的兵卒進階到將校也並非不可能,而且隨著軍爵的提高也會得到更高的俸祿,錢財田產房產都有,最主要的是退役的時候會根據軍爵和軍功推薦到地方任職,擔任尉官和警官成為維持地方安全的一方朝廷大員。
而且為了提升大秦軍隊的戰鬥力,這次的兵役制度對年齡和身體素質都做了很多的要求,比如地方役卒要求在十七到二十五歲之間,身高必須達到七尺,國防軍的退役年齡為三十歲,普通軍官的退役年齡推遲到三十五歲,營級以上軍官的退役年齡推遲到四十五歲,師旅軍官的年齡則推遲到六十歲,高階將帥無退役年限等等。
雖然在來信中蒙毅講的並非面面俱到,但透過這些完全嶄新的軍事制度,蒙恬已經看到了未來大秦軍隊的模樣甚至是狂暴的戰鬥力。
因此蒙恬不光同意蒙毅在朝堂支援陳旭軍隊改革的同時,自己也準備進京一趟,親自向皇帝請罪並且還要以此次盜賣搪瓷裝備事件為案例,深刻的檢討剖析大秦軍制的各種弊端,以助力陳旭軍隊改革能夠快速完成。
蒙恬和蒙毅都知道,軍隊改革的阻力有多大,從皇帝到文武百官,都認為軍隊越多越好,但在蒙恬這種統兵將帥看來,軍隊其實是越精越好。
原先西北三十萬大軍,遠不如現在的六萬精騎。
雖然朝廷開銷差不多,但無論從管理還是戰鬥力來說都已經完全不同。
決定一場戰爭勝利的因素很多,除開兵法日常所言的天時地利人和之外,在具體的戰場之上,一支充滿鬥志而且威武嚴整悍不畏死的軍隊,才是獲勝的關鍵,有時候甚至人數多寡、糧草兵刃都並非一定要壓過敵人,衡量一支軍隊戰鬥力的核心就是勇氣,而勇氣的來源就是自信,只有自身的強大才有戰無不勝的信心和勇氣,而這種自信則來源於大秦對於將士的嚴格訓練和豐厚而公平的獎賞。
這次李信在西域懟翻了圖南王建立的大月氏,俘虜五萬餘眾和數十萬頭牛羊馬匹,算得上是這三年來最大的一次勝利,蒙恬也早已在李信送來的書信中獲悉了李信和江琥的請求,西軍要用這次難得的大勝徹底將盜賣搪瓷裝備的事件壓下去,不然的話他們三位主將都會受到懲處。
因此蒙恬在軍營狠狠將李信斥責一頓之後送走,然後自己也開始把這次事件的詳情寫清楚,準備回京向始皇帝負荊請罪。
蒙恬相信陳旭不會在這件事上見死不救。
不過他不知道的是,他出發的時候,陳旭已經屁顛兒屁顛兒的帶著一群老婆孩子回鄉探親去了。
喜歡帝國吃相請大家收藏:()帝國吃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