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修橋可比遷都方便多了,即便是多修幾座橋也代價更小……”有官員忍不住嘀咕。
“的確如此,我大秦王侯公卿文武百官皆都居於咸陽城內,食邑封地田產房屋皆都在咸陽附近,若是遷都這些該如何安置……”
“這些尚可討論,但遷都必然要重修皇宮和諸多殿堂,耗資太甚……”
“遷都也並無不可,眼下咸陽早已人滿為患許多房屋老舊殘破不說,許多街巷也骯髒不堪,一到夏日暴雨便汙水四溢……”作為最熟悉咸陽城的陸囂猶豫許久之後開口。
“陸中尉說的不錯,咸陽城的確人太多了,而且隔著渭河與東南諸郡來往不便,不過要把都城遷往何處還需要斟酌……”
“若是遷都,某以為最好的去處自然是東都洛陽……”
“某以為大梁亦可!”
“臨淄也不錯……”
一群王侯公卿慢慢清醒過來之後都開始討論起來,有人反對有人支援,很富有朝堂一貫的派系風格。
“愛卿既然建議朕遷都,可有詳盡規劃?”秦始皇在愣了片刻之後饒有興趣的看著陳旭。
“陛下,眼下咸陽城的規模已經非常龐大,人多嘈雜不說,道路交通排水等一切設施都已經非常老舊,已經無法承載過多的人口,翻修擴建的餘地也非常小,修修補補完全不能滿足咸陽往後的發展,而作為都城,咸陽日後人口會更多,在越來越大的壓力之下,各種情形會更加混亂複雜,修建幾座大橋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唯有擴充套件都城的規模,臣所說的遷都,並非是把都城遷往他處,畢竟我大秦的根基在關中,這裡河流縱橫沃野千里,乃是天下一等一的糧倉所在,並且還有四關天險守護,加之有渭水可直通東海,此乃定都的不二之選,因此臣遷都的意思是在渭河南岸規劃修建一座新城,眼下有了鋼鐵水泥,就可以修建更加寬敞高大的朝議大殿和各府署衙的辦公衙門,這樣就會帶動大量商賈富豪以及平民往渭南聚集,很快便會形成一座新的城市,這樣既緩解了咸陽城不斷增長的人口壓力,同樣也可以改善眼下的辦公環境,畢竟夯土和木石修築的宮殿沒有混凝土修建的結實寬敞……”
“左相這個遷都提議的確非常好,不過錢從何來?”馮去疾雖然看似不動聲色,但不斷顫抖的眉毛仍舊出賣了他內心的想法。
畢竟陳旭只是動嘴說,最後要完成這個逆天的工程還得依靠他統領的六部官員來完成,最讓他頭痛的自然是錢。
他簡直不需要去看詳細的策劃書,光是聽都城這個名字,就知道這個工程不花掉整個國家幾年的財稅不可能成功。
“嘿嘿,錢自然是馮相想辦法,某隻管提議!”陳旭乾笑幾聲。
馮去疾:……
“遷都渭南……左相的提議倒是和朕不謀而合!”秦始皇此時眼神發亮,這和他打算的阿房宮倒是差不多。
“陛下,遷都渭南老臣不反對,但恐怕耗資太甚朝廷承擔不起!”馮去疾滿臉憂色的趕緊拱手說。
“修建新城的確頗耗錢財,不過若是諸位愛卿以為可行,朕會把目前所有正在改建翻新的宮殿專案全部停下來!”
“陛下,遷都之事牽扯太大,臣建議還是安排工部仔細勘察之後再做安排!”內史府令齊宕站出來說。
“臣等附議!”眨眼之間有七八位二三四品的官員站出來,大多數都是戶部和財政署的官員。
“也罷,今日非是朝議,此事延後再說,宰工部儘快安排匠吏於渭河南岸考察地形地勢,可以讓科學院配合,在入秋之前拿出新都建設方案!”
“臣遵旨!”宰紘趕緊拱手答應。
秦始皇在城樓上繼續觀看了半個小時之後擺駕回宮,隨行的王侯公卿和文武官員也都四散而去,大部分都乘坐馬車去蹴鞠廣場上看熱鬧。
喜歡帝國吃相請大家收藏:()帝國吃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