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帝國吃相 > 第1232章 遷都

第1232章 遷都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富士山之雪 國色芬芳 人在大明有事燒紙 漢末之我來了 在曹魏打工的日子 炭燒三國 從寒門新郎開始 百年離殤 狼行末日 航海札記 大明之東山再起 崛起1639 人在大唐,父慈子孝 雍涼風雲 穿越清朝當康熙 重灌軍火商 女帝的內閣首輔 穿越初唐從造反開始 唐之楚 帝國吃相

反正閒著無聊,陳旭便把自己的打算非常仔細的說了一遍。

這些東西若是放在六七年前他剛來咸陽的時候,必然包括皇帝在內的所有人基本上完全聽不懂,但這些年在陳旭的薰陶和各種工作變化影響下,這些東西幾乎所有人都聽懂了。

“左相是說要把這些船舶和停車場一樣規劃有致?”一個官員驚異的問。

“不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些船舶來往頻繁而且混亂無比,但我們可以制定一個制度讓所有船舶進出都循規蹈矩!”陳旭點頭。

“左相言之有理,想數年之前每日上朝,朝議大殿門前的廣場之上車馬混亂,如今按照品級畫了停車區域之後一切都井井有條,每日上朝再也不用擠作一團!”許多官員不由點頭認可陳旭的想法。

“客貨分流的確是個好方法,愛卿考慮的非常周全!”秦始皇同樣表示認同。

“陛下過譽了,渭河和大河相連,貫通中原數郡輻射數百縣城,和東方道一水一陸構成了華夏腹地的交通大動脈,從咸陽乘坐舟船出發,最多三日便能抵達齊郡入海口,到達洛陽大梁等地更是隻需一日,如此快捷的出行比之陸路便利十倍不止,眼下大河流域和渭河之上客運貨運日趨繁忙,船舶一日多過一日,此次齊郡碼頭坍塌造成重大傷亡事故,主要還是基礎設施跟不上貨運發展的要求,還有就是管理排程不合理,臣心有感觸才策劃此事,等科學院規劃完畢之後,臣會奏書提請陛下過目,希望能夠改變眼前這種混亂無序的狀態。”陳旭笑著回答。

“愛卿為了大秦發展殫精竭慮,吃酒飲宴都能體察國情關心國事,實在讓朕欣慰,此事就勞煩愛卿安排,規劃之後朕會讓三省六部以及內史府配合完成……”

始皇帝說到這裡眼神四周微微瞥了幾眼,臉色變得略微有些嚴肅起來說,“解禁商律雖是左相推行,但卻是朕也同意支援的,而諸位愛卿也應該已經看到,若是沒有這些商賈經營交通貨物,我大秦焉能有如今之繁華富庶?商人投機趨利本是天性,但只要有嚴格的律法和寬嚴相濟的合理引導,商賈必然循規蹈矩,昨日工部上奏,範氏水氏等眾多商賈籌資五百餘萬錢支援圖書館修建,此乃仁義之舉也,前有畜商烏倮氏助我大秦數萬牛馬征討趙國,後有巴清氏資助巨財修建邊關城牆,數年前還有船商齊茂賑災,今又有諸多商人捐獻鉅款修建圖書館,我大秦從未禁絕商業,往後也絕對不會禁絕商業,商賈所行之事只要尊重大秦律法,任何人不得橫加指責和干涉,這些在新商律之中皆都羅列清楚,諸位愛卿都是我大秦世襲的勳貴,也是朕之肱骨重臣,切不能因為眼前之錢財動了私心,去阻攔破壞眼前這番繁華盛況,諸位愛卿可曾聽清楚……”

“臣等謹記陛下之言!”迎著始皇帝威而不怒的眼神,一群王侯公卿皆都心中凜然,全都能收起小心思起身行禮。

而方才言有所指的幾個官員更是如同鵪鶉一般把頭揣在懷裡不敢抬頭多看皇帝和陳旭一眼。

陳旭剛剛被皇帝尊為太師,暗中對映攻擊太師這個罪過說起來也不算小,如果皇帝真的要較真,瞬間丟官奪爵也就是片刻之間的事。

而由此事也讓所有對陳旭還有其他想法的人瞬間把更多的心思掐死在腦海之中,以後只怕是始皇帝在一天,沒有任何人可以撼動陳旭的地位。

站在始皇帝背後的趙亥臉皮使勁兒抽搐了一下偷偷往後退了一步,而和他同列的蒙毅臉皮也輕輕抖了一下,甚至還輕輕撇了一下嘴角,似乎在嘲笑這些不自量力的挑釁。

“陛下,似乎我們該準備修建第二條混凝土大橋了!”作為在場年齡最大的上卿,而且作為執掌六部的主管,馮去疾習慣性喜歡和稀泥,用手指著渭河大橋笑著轉移了話題。

方才幾個言有所指的人皆都是六部的官員,他自然心知肚明,但朝堂複雜無比,這些二三四品的主官家族關係交錯複雜,他其實也不能在尚書省做到一手遮天,因此只能趕緊把這件事撇過去,免得引起皇帝的誤會。

“馮相說的是,每日來往於渭河兩岸的人流車馬的確太多,絡繹不絕從未停過,每到節日和盛會更是擁擠不堪,的確是要趕緊籌建一座新的大橋了!”有官員趕緊附和馮去疾的話。

“唔,朕也以為如此,渭河大橋雖然堅固,但長年累月如此下去,不堪重負之下恐會垮塌!”始皇帝臉上瞬間也有些憂色,方才他舉著望遠鏡觀看之時就已經有了這個想法。

“左相以為如何?”馮去疾笑著轉頭問陳旭。

“馮相所言極是,如今只有一座大橋,實在太過繁忙,的確要籌備修建第二座渭河大橋!”陳旭笑著點頭。

聽見兩位丞相達成了統一的觀點,一群站在旁邊的王侯公卿和文武官員皆都開始紛紛討論起來這座橋應該修在哪兒比較合適。

按照眼下的建築水平,修橋已經不是能或者不能的問題,只是看修在哪兒比較好比較方便,投資多少都可以暫時不用顧忌太多,當年一座渭河大橋耗資五十萬石糧食,折算下來近兩千萬錢,相當於內史府半年的收入,但如今,這筆錢只相當於內史府半年收入的三分之一,完全能夠支撐,何況隨著水泥廠和鋼鐵廠的產量逐漸擴大,也能在很短時間內籌集到足夠的建築材料,若是馬上立項開工,最多到入秋就能建成,年底就能通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陛下,修橋是緊迫之事,但臣以為最好的方法是遷都!”一群王侯公卿都站在城樓上,三五成群的指著渭河的不同方向討論,而陳旭卻丟擲一個石破天驚的提議。

瞬間城樓之上一陣無比的寂靜,所有人都帶著各種驚疑的神情轉頭看著陳旭或者是始皇帝。

“咸陽為我大秦都城已經百年有餘,左相焉何突然說要遷都?”半晌之後顫巍巍的高陽侯趙病不解的問。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