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即便是皇帝、李斯甚至所有大臣都知道法令的弊端,但卻仍舊還在不斷的壓制,妄圖用強法將所有反抗的聲音都徹底壓制下去。
焚書坑儒,就是鎮壓這些不同的聲音最劇烈的手段,然而也正是這一次,徹底動搖了百家門徒對大秦所存留的一點點的好感和信心。
李斯和秦始皇,終於還是因為所處時代的思維和眼光問題,親手葬送了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大秦江山。
陳旭要為大秦續命,要保證秦始皇去世後大秦能夠安然無恙的傳承下去,就必須將大秦眼下諸多束縛發展的頑疾都全部化解掉。
大秦其實就像一個年輕力壯的病人,看起來健康無比而且體格強壯,但實際上五臟六腑和筋骨皮肉都不健康,各種病症積累在一起,只要病倒,基本上也就無藥可救了。
而陳旭就像一個醫生,需要在病人還沒病倒之前,用傳統中醫的方法慢慢調養,標本兼治的讓病人真正好起來,而不是像李斯一樣,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哪兒不舒服就醫哪兒。
總體來說,李斯因為傳統思維加上根深蒂固的法術思想,只能不斷用猛藥去壓制病灶,殊不知病情看似被壓住了,實際上病灶已經像癌細胞一樣不斷在擴散,等到發現的時候,五臟六腑都已經朽爛無藥可治了。
而眼下的大秦,經過陳旭幾年的調養之後已經初見成效,從朝堂到民間,大秦帝國的綜合國力在逐步增強的時候,民間百姓對大秦的認同和凝聚力也在不斷增加。
至少商人和百家門徒對大秦的認同度已經非常高。
任何一個強盛的國家,必須在政治、經濟、軍事方面都要強大,然後輔以農業、教育、醫療等方面的發展,國家就會上升到一個非常發達的地步。
眼下陳旭已經完成了大部分的經濟改革,大秦的經濟實力正在不斷增強,政治方面,陳旭掌控了中書省,獲得的政治上的主動權,從改革三省六部開始,大秦的政治改革一直都在慢慢推進,各種壓制百姓的苛刻法令都在慢慢被廢棄和修改,當然,距離陳旭的想法還有很大的距離,但政治改革往往非常複雜,要麼就造反推倒重來,要麼就只能去徐徐推動,陳旭肯定只能選擇後者。
而一個國家要想軍事也達到強盛,就必須有一個完備的軍事制度,大秦眼下的軍事制度弊端重重,迫切需要進行一次大刀闊斧的改革,而陳旭以為最重要的就是,樹立起軍隊的國家觀念,而不能讓軍隊的一切活動都是為皇帝效命。
雖然軍隊的性質一直是一個複雜而敏感的話題,幾千年一直都是如此,但保家衛國才是軍隊最大的使命。
這次雁門關事件,陳旭從最開始的疑惑慢慢變成了一種期待,他希望透過這件事來推動軍隊體制的改革,雖然可能會得罪王氏,但為大秦未來計,這個改革必須完成。
只不過軍隊從來都是皇帝的禁臠之地,如果處置不好便會造成巨大的動盪和不安,甚至讓皇帝對自己產生猜疑,因此需要小心翼翼,要把一切都想得仔仔細細才行。
總之就是,眼下的大秦不是以前的大秦,摸石頭過河的時代已經結束。
不管是計劃經濟還是自由經濟,不管是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不管是君主立憲還是國民議會,不管是徵兵制還是募兵制,這些都已經有了諸多成熟的理論甚至參照物,陳旭要做的,就是在發展中尋找出來一條符合大秦特色的發展道路,繼承周禮,融匯百家,弘揚法術,禮法兼顧的推動大秦向前發展,至於最後到底能夠發展到什麼程度,那個估計他已經看不到了,但當各種先進的文化理念被推廣出去之後,許多事必然就會開始劇烈變化。
人類文明的發展,其實就是被偶爾幾個突發事件推動轉折的,就像華夏,突然在大秦的統治下,短短十多年便奠定了後世兩千年的模式,而推動這個過程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秦始皇。
千古一帝的功勳,誰都不能抹殺。
……
喜歡帝國吃相請大家收藏:()帝國吃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