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帝國吃相 > 第1082章 誰都不能抹殺

第1082章 誰都不能抹殺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富士山之雪 國色芬芳 人在大明有事燒紙 漢末之我來了 在曹魏打工的日子 炭燒三國 從寒門新郎開始 百年離殤 狼行末日 航海札記 大明之東山再起 崛起1639 人在大唐,父慈子孝 雍涼風雲 穿越清朝當康熙 重灌軍火商 女帝的內閣首輔 穿越初唐從造反開始 唐之楚 帝國吃相

研討會結束之後,參會的商界代表和各界人士很快就將清河侯的講話透露出去,而且把商討的結果也各自帶回商會內部進行交流。

雖然時間很短,但在一大批有實力有眼光有魄力的商界領袖推動之下,有了各種不同的商會領導,大大小小的商賈都有了主心骨一般,匯聚在各自商會成立的曲園館舍交流補充,就連遼代涼西域等地的胡商也都不甘示弱,各自成立了自己的胡商聯合會開始和大秦這些對口的同盟商會進行接觸。

三天之後,商務署丞把整理出來的開設專業集市的奏書上報尚書省,馮去疾召集六部和財政署主官開會討論此事。

又一天之後,馮去疾將討論出來的結果在朝堂之上提請皇帝批准,奏書在朝堂通讀展示,經過三省和少府官員再次討論之後獲得透過,成立了珠寶玉石、羊毛皮貨、牛羊馬匹、布匹絲綢、筆墨紙硯、陶瓷茶葉酒水等八個專業集市,時間和地點也照顧了大部分商會的要求,羊毛皮貨設定了兩個交易市場,一個在眼下的隴西郡城狄道,一個在趙郡邯鄲,而牛羊馬匹等大型牲畜的交易會則放在了漁陽郡薊縣,這裡既和雁門代郡靠近,又和遼東北平靠近,能夠將產自於匈奴和東胡的大型牲畜都彙集到一起。

朝議結束之後,朝堂諭令隨即下發至各府署衙和報館,而這個訊息也迅速透過每天焦急等在商務署外面探聽訊息的各個商會和八卦愛好者快速散發出去,不到一個時辰,所有還等在咸陽的商賈便獲知了全部內容,這才都紛紛收拾行裝互相告辭啟程離開咸陽,同時也把這個訊息儘快通傳回去,等朝堂諭令傳遞到各郡府之後,這些專業集市就可以開始慢慢籌備了,到了明年,這些經營同類商品買賣的商賈便有了準確的目的和目標,再也不用像現在一樣全部湧到咸陽來趕熱鬧,最主要的是以後這些專業集市可能會開設成為一種常態,提前回去在集市所在的城市買地買房把名聲先打出來。

誰能夠搶佔先機,誰就能夠在以後的經營中佔據優勢。

精明的商人是不會忘記這個商業鐵律的。

商經曰:欲財者,察五事。一曰仁,二擇地,三應時,四觀人,五辨物。

擇地排在第二,可見搶佔商業的先機就是搶佔一個好的經營碼頭和地點,人流密度最大來往最方便的位置就是所謂的黃金地段,因此必須趁著這個訊息還沒傳遞出去,先去考察圈下一大塊地產。

於是就在這條朝堂諭令下發之後,聚集在咸陽的上萬商賈如同炸窩一般傾巢而出,騎馬坐車乘船四面八方如同脫韁的野狗一般衝出咸陽四門,瞬息之間關中震動,特別是東方道,更是車馬擁擠如同一股泥石流一般黑壓壓的往東南而去,因為太過擁擠和急切,有幾輛滿載貨物的馬車發生車禍翻倒東方道上,上面的商品散落一地。

大秦第一次因為車禍發生了堵車事故。

情急之下,無數商賈捨棄了商隊,快馬加鞭直奔自己要去的地方,而平日舟船雲集的咸陽東門和南門碼頭,無數貨船商船也都如同被丟了一塊石頭的鴨群一般,呼啦啦之間千帆竟發,順著渭河飛馳而下,密密麻麻的舟船首尾相接綿延數十里,前面的都是帆船跑的賊快,後面的都是抄擼的普通舟船,平日看起來雖然也快,但在此時心急如焚的商賈看來,恐怕這次發財的事要打幾個折扣了,於是許多沒坐上帆船的商賈只能拋灑大把錢幣,不斷催促艄公和船工加快速度,呵斥、呼喊、吼叫、碰撞之聲不絕於耳響徹渭河兩岸,壯觀的場面讓人歎為觀止。

而這一波熱鬧在數日或者最多一個月之後,將會如同漣漪一般傳遞到全國郡縣,而那些被確認為將要籌辦專業集市的郡城縣城,必然會出現大量腰纏萬貫的商賈,揮舞著大把大把的兌票存單購置地皮房產,讓當地還矇在鼓裡的百姓和官員不知所措,但等諭令通傳到達之後,當地人是捶胸頓足的後悔房產賣便宜了,還是興奮激動抓耳撓腮的加入其中搶購房產都不得而知。

總之,這些專業集市的開辦,將極大的推動當地商業的發展和產業的轉型,由此慢慢發展成為大秦幾個最為專業的交易市場,將鬆解商律之後的這波商業發展的機會和紅利讓天下共享。

而以往分散經營的七國商賈,也會在這種沒有了關稅,沒有了關卡,沒有了極度苛刻的商稅之後的交往之中徹底融匯在一起。

大秦需要從各個層面慢慢互相接納和融合,既然繼承了華夏相同的文化傳承,這種融合會是一個非常快的速度,車同軌、書同文、度同制早已奠定了融合的基礎,陳旭要做的,就是再次輕輕推一下而已。

集市結束、趙高受死、圖書館的籌備也已經走上正軌。

這大半個月,是陳旭有史以來感覺最忙碌的一段時間。

隨著咸陽慢慢安靜下來,陳旭也開始著手安排雁門關的那件事。

大秦雖然強大,也只是在秦始皇手中強大而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而且作為華夏大一統局面的奠定者,秦始皇雖然雄才偉略,李斯也的確極具戰略眼光,王翦蒙恬等武將也皆都英勇無敵能征善戰,但畢竟大秦脫胎於大周,骨子裡面仍舊還有根深蒂固的傳統思維,天下都是皇帝的,所有的臣子都是皇帝的私臣,他們的目的不是為了大秦繁榮富強百姓富足,而是為了王權穩定,因此朝堂從上到下對平民的需求基本上都是忽視的,用苛刻的法律來約束民眾,達到安穩的局面,但殊不知統一後的六國,和以前傳統秦國的規模和情形已經完全不一樣,民間對於這種苛刻的法令充滿了敵視和怨恨。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