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院長,研究齒輪的事不用著急,而且機器傳動的方式也不止齒輪一種,還有鏈條和皮帶等,你眼下最大的任務是修建渭河大橋……”陳旭把張蒼從馬車上拽下來笑著。
張蒼回過神來,看著渭河兩岸熱鬧紅火的場景,點點頭拈著鬍鬚:“侯爺放心,蒼不會耽誤修橋,只是蒼對於齒輪的構造非常感興趣,侯爺,您是不是真的能夠製造出來一種不需要牛馬拉拽就能自己跑的車……”
“好了好了,張院長千萬不要因噎廢食,這些等有了閒暇我們再討論,我還有事就先走了!”
陳旭知道張蒼是個數學迷,而且還是個工程學的狂熱愛好者,對於幾何拋物線等理論特別感興趣,如果要研究更加精密的齒輪甚至鏈條傳動系統,必須要幾何相當好才行,因為所有的齒輪都是圓切割出來的。
但眼下大秦的狀況並不是優先於發明創造,哪怕發明出坦克飛機大炮來也沒用,眼下大秦的癥結是治國策略,怎樣解放農民、匠工和商賈,以此讓這三個最底層的民眾煥發出生機和活力,能夠透過自己的勞動極大的改善自己的生活狀態,得到應該有的政治地位。
在士族和貴族這些剝削階級還無法消滅的情況下,要最大可能的給予底層民眾創造一個能夠衣食無憂的生活環境,以此平息國內的巨大矛盾。
所以陳旭對於科學院的發展其實一直並不是特別關心,當初來咸陽,要求組建科學院有兩個目的。
第一是給自己創造一個和滿朝文武公卿完全不同的工作環境,以此體現自己與眾不同的價值,召集大量的工匠只是慢慢把他設計的一些東西應用出來而已,實際上到目前為止,科學院的所有發明都幾乎是陳旭一個人完成的。
第二就是用科學院做掩護,以此避免和法家門徒以及朝堂之上的大佬正面衝突,有了科學院做藉口,陳旭就可以不上朝議政,以此讓滿朝文武都認為陳旭就是閒雲野鶴一般的仙家弟子不願意摻和朝政,這樣就加大距離產生更加神秘的感覺。
陳旭上朝大部分都是被皇帝請去的,如果主動去上朝肯定是有事情奏報,因此陳旭每次在朝堂之上話都特別有分量,無的不放矢,的少做的多,這就是陳旭給所有饒印象,而且基本都是在幫助皇帝解決問題,因此皇帝對於陳旭的奏請也幾乎每次必準。
不過這次奏請鬆解商律的事情轉眼已經過去了七八,聽聞朝堂每日吵吵鬧鬧,皇帝也先後召集王侯公卿入宮討論,但卻依舊沒有任何結果。
看來這種觸及到公卿士族等剝削階級核心利益的改革,的確是困難重重。
提高商人身份,廢止商律中壓制商賈的律令,那麼商人就可以獲得平民的身份,可以自由經商買賣,沒有了法令的壓制,加上商賈都是有錢人,很快就會蓬勃興起形成一個新心階層,甚至可能和士族貴族分庭抗禮。
這個是大部分貴族的擔憂。
因此這件事和三省六部這種朝堂體制的改革完全不一樣。
廢止三公九卿改制三省六部,沒有觸動官僚貴族集團的任何利益,最多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而已。
但廢止商律已經觸及了這種社會體制的根本問題。
而且陳旭的意思也並不僅僅是為商賈鬆綁,一旦開了這個口子,接下來必然還有更多的動作,解放工匠,解放農民,甚至還能解放奴隸……雖然這個可能性比較,但卻不得不引起所有士族和貴族的警惕。
但不管怎麼,清河侯的身份不能輕易去得罪,得罪他的人基本上都下場悽慘,就連身為皇室的趙高三族都被廢去皇族身份貶為奴隸發配去了蜀地。
這個懲治雖然不能讓陳旭滿意,但實際上在大秦皇族來,這已經是最重的懲罰了,前一個被殺死的大秦皇族是長安君成蟜。
而成蟜被殺是因為他真實的反叛秦國投降了趙國,所以最後才被殺死的,而趙高實際上還遠遠沒到叛國的地步……
馬車進城,陳旭坐在搖晃的馬車上,看著大街上人流如織的喧鬧場景和偶爾在大街上疾馳而過的公交車,心裡卻在反覆的思量朝議之事。
“侯爺,方才有驛卒送來一封信!”陳旭剛回到清河侯府,管事便拿著一個蓋有泥鑑封印的竹筒進來稟報。
“何處來的?”陳旭接過書信。
“驛卒是從泗水郡送來的!”
“行了,你去吧!”陳旭在書房的椅子上坐下來,等管事離開之後才把封泥敲碎之後開啟竹筒,從裡面倒出來幾張卷在一起的麻漿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