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焚事件爆發的很突然,是在秦始皇的皇宮晚宴上因為周青臣和淳于越之間爆發衝突,而且淳于越也在宴會上再次提出師法商周分封諸位皇子,這才惹怒了李斯,直接進言秦始皇焚書,於是秦始皇便同意了,於是焚書令一出,咸陽首當其衝,百家門徒沒有任何反應的時間,官吏和兵卒便開始挨家挨戶的搜查書籍,一車一車的拉到大街上焚燒,同時抓捕不願意交書的方士,於是聚集在咸陽的方家術士倉皇而逃。
而這一次,因為焚書是李斯在朝議之上提出來的,而且秦始皇沒有當場透過,這就導致焚書令沒有發出來但焚書的訊息提前散播,因此才有了昨日百家門徒聚集咸陽宮外示威遊行。
但這件事必須要化解掉,因此今日他上朝的目的就是看看能不能儘快把昨天提出的分化之策慢慢開始推行,辦學校的事情可能不是短時間就能完成的,但修史和編書隨時都可以開始,只要找幾間房子,掛上招牌就可以開始徵召百家方士中的名士,一旦這些名士都有了飯碗不鬧事了,下面的那些百家門徒失去了首領,必然也就會慢慢消停下去。
朝議大殿之外的廣場上,陸續而來的文武公卿都穿戴整齊的從一輛輛馬車上下來,有許多人手中還捏著早上開賣的大秦都市報,有些人還一邊走一邊討論,看見陳旭到來,許多人都立刻笑容滿面的打招呼。
“多謝清河侯昨日仗義執言!”一群大夫和博士都圍過來拱手作揖。
“勿用多禮!”陳旭一路拱手還禮。
踏進朝議大殿,三省六部的官員基本上都已經到期了。
李斯和馮去疾一左一右坐在兩側的首位,蒙毅一如既往的坐在馮去疾的旁邊,看見陳旭進來,許多文武官員都站起來拱手行禮問好,明顯昨日陳旭反駁李斯的舉動,收穫了不少官員的好感。
陳旭一邊拱手,大步走到自己專屬的大椅前面坐下,然後眼觀鼻鼻觀心的開始思慮今天該怎麼開口。
卯時一刻,朝堂之上官員已經全部到齊,很快後殿傳來宮人的呼聲,然後就看到秦始皇和平常一樣龍行虎步的走出來。
“恭迎陛下~”滿朝文武都一起躬身行禮。
“免禮,諸位愛卿請坐~”秦始皇大袖一擺坐下。
而稀里嘩啦一陣椅子碰撞挪動的聲音之後,滿朝文武坐下,但卻一個個都默不作聲,大部分人的眼神都落在李斯和陳旭身上。
秦始皇也把眼神移到李斯和陳旭身上。
李斯臉色平靜沒有任何表示和動作,明顯不想第一個站出來參奏,陳旭微微想了一下站了起來。
“陛下,臣有奏!”
“清河侯請講!”秦始皇微微點頭。
“臣除開管理科學院和城外的工廠之外,還是工部左中候,有負責改良工具,監管全國工匠等職,如今滯留咸陽的百家門徒太多,其中有許多精通機關數學者,因此臣提請陛下籌建工學院,徵召能人異士和愛好此類的術士,以此培養大批修橋築路、造船冶煉,打造工具的大匠,到時候委以匠吏之職分派到我大秦下屬的各郡各縣進行指導生產。”
“陛下,清河侯此策是利國利民之舉,臣以為要儘快籌備!”工部令宰紘第一個站了出來。
“臣等附議!”宰紘之後一大群工部的官員以及許多大夫、博士都呼呼啦啦站起來頂貼,就連內史令齊宕都在其中。
“嗯,清河侯此策的確是良策,假以時日必為我大秦培養諸多能工巧匠,朕準了!”秦始皇捻鬚點頭。
“謝陛下!”陳旭躬身行禮,然後再次開口:“陛下,臣還有奏!”
“請講!”
“臣再提請陛下籌建撰史館,徵召大量名士編撰上古至今的史集,以此為華夏正本清源,不至於因為史料混亂而導致民間爭執不休!”
“此策也是良策,朕準了!”
“陛下,臣再提請陛下籌建書局,徵召大量名士整理流傳民間流傳的古籍,包括詩書經義、先賢諸子、農耕地理,天文曆法,法律條令等一切內容,最後彙編成一部囊括上至遠古,下至當今的百科大典,以此讓後世子孫能夠了解我華夏傳承萬載的輝煌,同時也能知道陛下囊括天下之博大胸懷,也必然讚揚陛下開創的偉大帝王之道!”
秦始皇眼神猛然一亮,然後快速點頭說:“不錯,清河侯此策和朕想的一樣,照準!”
“謝陛下!”陳旭行禮之後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