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差點厥過去,林袖舒這個請求實在是太大了,雖然她不是不能這麼做,但是因為前有太皇太后,她對於干政的女子是極恨的,林袖舒這個請求,她不能答應。
只聽林袖舒再道:
“母后,妾身知曉您不會同意讓妾身干政,並且覺得只要和親王成為攝政王也就夠了,但是這件事妾身與和親王商議過,他說若是要他成為攝政王,便要妾身垂簾聽政……”
林袖舒將和親王與她說的話一字不漏的轉述與太后,果然,太后沉默了。
片刻後,太后伸手扶起林袖舒,語重心長道:
“你可不要步入她的後塵。”
只一句話,林袖舒知曉,太后她同意自己垂簾聽政這件事了。
再次撩袍跪下,磕頭三下,為表感恩之心,感恩太后相信自己。
在林袖舒離開不久,一道懿旨從慈寧宮而出,驚了整座平京城。
翌日一早,林袖舒早早醒來,看著還是熟睡的三個孩子,低聲道:
“幫母妃加油,讓母妃有勇氣與能力去對付那些人,讓母妃可以幫你們父皇守好這個國家,至少不能讓它千瘡百孔的見你們的父皇。”
說罷,林袖舒便起身朝乾清宮而去。
金鑾殿上,在龍椅的右下首放置了一張太師椅,又垂下珠簾,調暗燭光,這是為林袖舒準備的,而在左下首同樣放置了一張太師椅,這是給和親王準備的。
他們到的時候,朝中早已人聲鼎沸,不必那菜市安靜多少。
林袖舒聽著底下的聲音,她武功還行,因此聽力也不錯,隱約能聽到底下人說些什麼,聽著就曉得他們對自己垂簾聽政一事相當有意見。
不禁冷笑,這些人就是如此,若是對他們有益,他們肯定是無比支援,可自己顯然對他們不是有益的,要不是太后不肯見人,否則昨日怕是有不少人要進宮與太后辯駁了。
“微臣參見皇貴妃娘娘,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參見攝政王,攝政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待兩人坐定,群臣跪拜,唱號太監是白恪,因為和親王身邊的太監年紀老邁不說,又沒有在朝堂唱號的經驗,相比之下是不如白恪的。
“平身。”
出聲的是和親王,林袖舒主要是聽政,在遇到有什麼問題的時候才開口說自己的想法,一般不開口,主要還是以和親王為主。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白恪唱號罷,就見獨孤淼走了出來,他所奏之事便是閩州之災,這也是林袖舒提早跟他打過招呼的,就怕有人什麼都不說,還要和親王親自開口。
“臣啟奏!”
獨孤淼出來的時候,不少人心裡都嘆了口氣。
喜歡深宮純妃傳請大家收藏:()深宮純妃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