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袖舒本以為李尚書與禮親王之事以後,平京也該安靜了,卻不曾想,平京是靜了,閩州卻遇到了天災。
臨近十月,閩州遭受颶風、暴雨,數十萬百姓無家可歸,還引發了瘟疫,不過好在閩州素常如此,倒不會因為瘟疫四處逃竄,而是當即封城,等待朝廷救援。
可是皇帝不在,朝廷的救援動作遲遲不發,不必說資金救援了,就連醫者的扶助都沒有,這讓林袖舒他們心中惆悵。
原本有黃繼李滿在朝中支撐,但是半個月前黃繼病倒,李滿時常去黃繼府上與他商討政事,也染上病,朝中連著兩日無人領導了。
親王們沒有聖旨不能插手,獨孤淼官位不足,太后性子雖不軟,但是面對政事也不知如何處理。
林袖舒再三思考後,她連忙去找了和親王,她想要他能夠做攝政王,若是他這裡同意了,便可以去找太后下旨。
太后也定然是會為了大啟的平安選擇下旨封和親王為攝政王的,一來和親王沒有野心且有才能,二來和親王沒有兒子,林袖舒相信,太后一定會考慮這兩點。
“皇貴妃娘娘,若是如此,本王希望你可以垂簾聽政。”
和親王聽了林袖舒的計劃後,說的第一句話便是這句。
林袖舒當即搖頭,後宮不得干政,這是底線,如果將有一天,聶宇瓏能力不足以震懾朝野的時候,她可能會選擇垂簾聽政,引導聶宇瓏成為像他父皇那樣的帝王。
但是她相信不會有這樣的一天的,所以她拒絕垂簾聽政。
“皇貴妃娘娘,本王在朝中並沒有什麼勢力,成為攝政王固然威風,可沒有威信,想來大部分的人都不會支援本王。
但是娘娘若在便不同的,首先,您是太子生母,太子是儲君,皇上不在,太子監國名正言順,可太子年幼,其母有能力垂簾聽政也是完全符合規矩的。
其次,娘娘深受皇上寵愛,現在皇上只是墜崖失蹤,並沒有確切訊息說皇上駕崩,所以您有靠山,就是皇上。
有人敢反抗本王,但是反抗您,卻是要掂量掂量的。”
和親王的話林袖舒多少聽進去了,對她來說,不幹政是最好的,可是如果很需要……她也不是固執的人。
“和親王叔,您知道母后對於干政的后妃有多麼恨惡,她不會下旨答應的。”
“娘娘不必擔心,您先去跟太后求,她若是不同意,本王再去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太后會答應的。”
太后的性子,林袖舒多少也瞭解一些,和親王說得不錯,太后是講理的人,她即便不喜歡,可只要對大啟有益,她會同意的。
隨後,林袖舒便回了宮,回宮後她徑直朝慈寧宮而去。
林袖舒來慈寧宮讓太后高興不少,當即就要人去吧蔣嬌嬌和三皇子過來,可林袖舒沒等她吩咐,便“撲通”一聲跪下,響得很,把太后下來一跳。
“母后,妾身請您下一道懿旨!”
太后微驚,連忙就要拉著林袖舒起來,她知曉林袖舒的性子,如果這事不是大事,肯定不會來求自己。
“你先告訴哀家,是什麼事?”
林袖舒抬頭,對上太后的神情,一字一句道:
“請母后下旨,讓妾身垂簾聽政,封和親王為攝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