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庚覺得自己沒有多大的本事,但是這一切的經歷,讓楊庚想把自己的學生教好,到外面看看大的世界是怎麼樣的,也想讓自己的孩子知道外面是怎麼樣的。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無奈。
在外面闖蕩,意味著比別人付出更多的汗水。
在外面闖蕩,在陌生的城市闖蕩,意味著更多的艱辛。
楊庚參加工作那一年,可以說是一無所有,口袋裡僅僅是路費和半個月的生活費,楊庚記得好像是1100元。
楊庚踏上陌生的城市,在最繁華的十字路,看著紅綠燈閃爍,心裡想:要是哪一天,能在這個城市裡擁有一個住處該有多好哇。
這是一個年輕人的夢想,雖然是極為短暫的一閃。
和楊庚同行的,是一個姓孫的校友。
兩人坐了幾十個小時的長途火車,然後,來到這陌生的城市,共同居住在一個小旅館裡,費用到底是幾十元一天一夜,還是多少,楊庚不大記得了。
但是,那時,二人沒有直接去單位,因為那時還沒有到上班的時間,楊庚想,這樣冒冒失失地去,估計不大好。
於是,住在車站附近的一個小小的旅館裡,吃的就是旅店樓下一個簡易攤上的最便宜的盒飯。
住了接近半個月後。
當口袋裡的鈔票露底的時候,楊庚和孫姓校友商議,決定到單位去問問領導,可不可以居住在單位的宿舍裡。
“嘿,夥計,咱們還是去單位問問領導吧,口袋裡沒有幾個銅子兒了。”楊庚對自己校友孫同學道。
“好吧,去問問也好,老是這樣呆下去的話,咱們一分錢都沒有了。”孫同學覺得也應該去單位問問。
······
任何人起步時都是特別艱難的,大約工作第八個年頭時,楊庚和妻子夏櫻決定買房,全靠小兩口自己努力,積攢下來了一點錢。
選了差不多半年的房子,大多數看的是二手房子。
那時,從鄉下的鎮上坐公交車,大約花掉一個半小時趕到城裡看房。
坐在去城裡的公交車上。
夏櫻對楊庚說:“買房子,首先要考慮的是房子的學區,其次是醫院。然後是購物買菜方便。”
楊庚對於城市的概念當時只是覺得,所有的房子都是水泥澆築的建築物,也像火柴盒,四四方方的。
因為那時候,楊庚對於城市小區的概念,小區周邊的環境及設施一概沒有任何概念意識。因為自己壓根都不是城裡人。
楊庚也沒有多話說,只是說了句:“嗯,好的。”
因為一個生活在大城市,一個生活在最邊遠的山區的人,兩人的認識也是千差萬別的。
“咱們今天看看新建的小區吧?”夏櫻對楊庚也是非常瞭解,知道楊庚是一個犟牛,就徵求楊庚的意見。
“好吧。”楊庚應道。
“要早一年把房子的事情落實好,孩子馬上就要讀小學了。”夏櫻有些擔心地說道。
“嗯,是的,我曉得。”楊庚也是沒有多話說的。
在楊庚的內心裡,因為楊庚知道,買房這件事,是個沒有譜的事情,難度大。但是,作為男人應該承擔更多的東西。
並非是大男子主義,在生活中,楊庚確實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子做的,不讓自己的妻子有什麼擔心。
很多的東西一個人往自己的肩上扛的,雖然楊庚沒有任何背景,但是,庚是一個非常勤奮的人,做事情有一股狠勁,不達目的不罷休那種。
進城後。
楊庚覺得找中介介紹比較靠譜,於是,二人來到房產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