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庚每天都和以前一樣,沒有把自己放在病人的位置,鼓勵學生堅持最後的一週。
不管怎麼樣的結果,告訴他們,努力了就不後悔,要不負天賜智慧,不負青春韶華,不負青春理想。
楊庚從學生轉變成教師,知道怎麼學,知道怎麼發力。
但是,需要一定的智力支撐的,和一定方法支援的。
楊庚有時覺得教書最大的好處就是保持一種年輕的心態,看到年輕的學生每天都朝氣蓬勃,自己也跟著年輕。
校園裡充滿了青春的氣息,也是最為單純的生活,和學生打交道,很愜意。
這也是一種慢生活。
楊庚從教書開始,就認真對待每一個學生,所以,很多學生至今和楊庚保持聯絡。
教書是一種良心活,來不得半點虛假,因為每一次大考就是最佳檢測手段,楊庚這十多年來幾乎都是畢業班。
楊庚有豐富的教學經驗。
但是,今年是疫情年,時間遠遠不夠,加上楊庚身體不好。
楊庚還是堅持不下火線,因為,楊庚想看看自己的學生在最終的考試中表現如何。
每當看到學生分數過百,楊庚比自己考過一百還高興。
楊庚偶爾給學生聊聊自己以前的生活,讀書生活,自己的過往,從來都是和學生平起平坐。
當然也和學生談談現在的生活。
今年由於特殊情況,楊庚單位的療養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單位裡一大批老同事先後退休了,原來每年暑期療養的時候,特別有趣。一單位的老同事都抱著罈子帶著老酒。
喝酒的人都坐一桌子,每餐如此。
然後,玩老k或者其他娛樂專案,大家待在一起一個周,然後就是兩個月假期。
教師是一群有靈魂的人,物慾普遍不高,都是清心寡慾的,但是,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是充滿詩情畫意的。
週末的時候,那時節,許多人都是住在單位裡的。
大家都騎上摩托車,到不是很遠的大型水庫垂釣,帶上妻子,帶上小孩,帶上野炊工具,帶上躺椅。
大家水邊一坐,男的抽菸釣魚,女人找野菜,小孩看看書。
釣魚的人眼睛緊盯魚鉤,等待魚兒上鉤,然後把釣到的魚分給單位其他家屬,自己並不是怎麼吃魚,釣的是一種樂趣而已。
隨著單位裡的小孩們慢慢地長大,大家開始住在城裡了。
一切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楊庚家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也開始到城裡買房,因為孩子要讀書了。
說實在話,現在社會,買套房子實屬不易。
但是,那怕你是老師,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城裡接受優質教育,一是因為環境因素,二是師資力量。
楊庚和妻子夏櫻開始規劃自己的孩子的未來,和天下父母一樣,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的未來一片光明。
一套房子,談何容易,對於楊庚和夏櫻來說,房價很高,一套房子的價錢就是天文數字。對於工資都是死工資的家庭來說,買房子就意味著要貸款。
說實在的,楊庚也是一個膽子很肥的人,那怕貸很多款,楊庚覺得自己畢竟年輕,肯定能夠還上貸款的。
為了孩子的一切,也要努力搏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