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庚又跟她分析了一些事情,以及分享了些社會經驗,勸她好好吸取教訓。
楊庚想想自己的學生,想想自己的人生經歷。覺得自己教給學生的應該是走入社會的一些體會,經驗。
教給的知識是要忘記的,教給的學習方法可以是一輩子,教給的人生經驗也是一輩子的。
楊庚所教的兩個班,是兩個層級,一個是a班,一個是b班。
由於基礎不同,所以,教授的內容有些區別,進度有所不同。a班的進度快,內容難度大些,b班的進度慢,難度不大。
要把不同層次的學生送進不同層次的學校,這是責任。
教育是社會,家庭,學校,教師,學生共同的努力,目標一致,才能達成一個比較好的結果。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考上985,211等重點大學的。
因此,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不一樣的。
楊庚有時候覺得職業確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是分為辛苦不辛苦的,體力腦力的差別。
但是,每一個人,一個極為普通的人,都有權利積極向上,都可以努力追求美好生活的權利。
整個市的招生工作進行得如火如荼。
搖號也進行得如火如荼。
私立學校費用奇高,但是,並不影響人們的熱情,可以說擠破了大腦。
楊庚也非常理解這種對優質資源的需求。
私立學習每年獎勵高大幾百萬,那只是羊毛處在羊身上,因為獎勵的是那批成績好的學生,而中下的學生只是墊背的。
其實,一個人的天分也就是基因已經定在那裡了,你想抵達天花板,可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但是,家長都認為,可以跳起來摘桃子,當然,這種美好的願望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大家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權利。
若是在往年,這個時候,考試已經結束了。
已經是發榜的時候,幾家歡樂幾家愁。
那些平常不讀書的人,從查到自己的分數那一刻,他們才第一次明白,自己去那說學校。
學生成績好的,都是笑容滿面,家長也是笑容滿面的。
學校都是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學生,但是,因為家庭的要求不同,學生的表現也是不一,從進校那一刻起,雖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但是,三年後,就涇渭分明。
也可以說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每一年,那些連本市普高線都沒有上的學生,都是到周邊縣市不需要分數的職校讀書。
儘管交通等諸多不便,也是沒有選擇的選擇。
另外一批上了高中的,都高高興興的讀高中去。
如果不依據考試分數,也是不可能的,分數畢竟是最後的公平的手段。
在城裡,家長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開著車送自己的子女到各個培訓部學習。在農村,家長都忙著打工,孩子都是待在家裡,愛幹嘛幹嘛。
楊庚每天都和以前一樣,沒有把自己放在病人的位置,鼓勵學生堅持最後的一週。
不管怎麼樣的結果,告訴他們,努力了就不後悔,要不負天賜智慧,不負青春韶華,不負青春理想。
喜歡守望2020年的春天請大家收藏:()守望2020年的春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