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就是,兄弟向楊庚請教小孩讀大學,選擇啥專業問題呀,或者自己的企業經營出問題了,出狀況了,甚至兄弟們個人心理有事,都找楊庚幫忙,楊庚啥也不推辭,都樂意幫忙。
一個在浙江創辦企業的好兄弟周同學,企業辦得相當不錯,人也非常豪氣。
但是,光是小打小鬧,辦幾個小廠子,不是特別滿足,總是希望自己的事業上一個更高的檔次,也希望有一個更大的平臺。
同時,在社會上,也希望自己的聲望更好些。
於是,問楊庚,怎麼樣發展的事業,怎樣提高自己的個人影響力?
其實,楊庚也沒啥本事,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給周同學:既然是辦企業的,企業最好的平臺之一,應該是商會,商會和政府對接,這樣方方面面都好辦事。
周同學覺得挺好的,說幹就幹,但是啥也不會,又問楊庚怎麼辦?
楊庚有幾個高中同學,是搞律師工作的,於是在中間牽線搭橋,周同學的商會很快在楊庚的律師朋友的幫助下建立起來了。
然後,在商會這個平臺下,周同學認識更多的人,認識各個方面的人越來越多。當然,事情越辦越順利。
這次求個個口罩,這絕對不是小數目,而且還是捐贈的形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實,講實話,要一個人從自己的口袋裡拿出真金白銀,這是很不容易的。
有錢,還得有這個心才成啊。
楊庚自己也經歷過捐助的事情。
在一個微信群裡,自己的高中老師組織募捐活動,給自己高中母校圖書館搞捐贈,老師帶頭捐了一萬元。
然後,群裡陸陸續續地開始捐款。
捐款的人也有楊庚一個,當時,楊庚微信裡沒有錢,自己又很忙,小鎮上沒有建行,給繫結的銀行卡的銀行就是建行,錢沒捐出,楊庚覺得自己總是過意不去。
於是,空閒的時候,開著車,跑到城裡,專門找個有建設銀行的地方,把錢存進去。然後,趕緊把2000元錢轉給代收的老師,算自己給母校敬一點微薄之力吧。
因為,讀高中的時候,在教師辦公樓的三樓上,有個閱覽室,學校閱覽室下午五點準時開放,楊庚那時節借到很多免費的雜誌。
現在,高中新校區落成,圖書館很大,需要很多圖書。
楊庚也覺得自己參加工作了,能夠捐點。
所以,帶著感恩的心,捐這點錢不是很多,但是對於一個普通工薪階層的人也不少。這件事情,楊庚沒有對自己的妻子夏櫻說過。
因為楊庚用的是自己的微薄的稿費。
如果妻子知道,說不定又得罵自己傻蛋一個。
自己有錢非常好說話的,但是,這次不一樣,這次是叫自己的兄弟買口罩。
都知道,辦企業的人,他們商會里生產啥產品都是一清二楚。
所以,楊庚想:這件事情只有找自己的好哥們張帝亞解決了。
“喂,兄弟,求你大老闆一個事情喔?”楊庚開門見山地說道。
“天啦,稀罕啊,你能主動給我打一個電話,什麼事情,老哥?”張帝亞接到電話,非常開心地誇張地問。
喜歡守望2020年的春天請大家收藏:()守望2020年的春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