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庚至從接到老同學的電話後,又開始悶聲不響了。
回到家,妻子看到他不停地給自己的同學,朋友打電話。
其實,楊庚這輩子真是沒有求過什麼人,但是隻要自己能辦到的事情,他肯定努力去做到。
但是,這一萬個口罩真不是小數目,他哪裡去弄得到呢?
其實,楊庚也不是吹牛,楊庚認為自己是幾個同學大群的群主,憑藉群主的身份能夠辦成自己想辦成的事情。
早在零幾年的時候,一個初中老同學打電話給自己,說想尋找失散多年的好朋友,看楊庚有沒有辦法。
一個偶然的機會,楊庚居然幫他找到失散多年的兄弟。
那時節,書信基本不用了,因為人們總是在不斷改變工作地址,除了電話,也沒有具體的聯絡方式,而且啊,電話換得也非常頻繁。
qq這個聯絡方式當時還不是特別普及,也不是很常用的,但是,也可以試試。
楊庚想:每一個人肯定都有自己的好朋友。這樣,透過qq的方式,一個人找一個人,肯定會找到想要找到的人。
於是,楊庚就建立了一個初中的qq群,先拉自己一直保持聯絡的同學。然後,不斷呼籲大家把自己的好友拉進群裡。
不到一年的時間,楊庚建立的qq群,已經找到初中同一屆的一百多人,然後,任命幾個熱心的同學和自己一起負責管理qq的日常工作。
開始的時候,大家都覺得很新鮮,各種話題都聊。
當然,也有極少數的人,發一些不文明東西,少兒不宜的東西都發到qq群裡,楊庚及時的制止後,群裡慢慢的變得比較乾淨。
然後,在群裡把每一個人的電話號碼和行業,及住址都用表格的形式儲存在電腦裡。
楊庚對每一個人所在的行業都瞭解得一清二楚的。
再後來,大家都冷淡下去了。
後來,有了微信,楊庚立馬建立微信群。
一個在香港辦企業的同學私下對楊庚說道;“你偶爾發些紅包啊,這樣,這個群就非常的有活力的。”
楊庚是一個熱心的人,覺得這個建議非常好,偶爾也發些小紅包,一發,大家都搶個不停,大家也感到非常新鮮。
所以,初中群到現在為止,一直熱熱鬧鬧的。
哪家家裡有事情,如果自己不好意思說,叫自己的好友在群裡吆喝一聲。
大家都熱情地伸出援手,相互幫助,這個群越來越成熟,大家彼此珍惜友誼,特別是辦企業的朋友,好幾個都是慷慨大方的人。
過時過節,大老闆們都發點大紅包搶槍。
一次,一個初中老師不幸得病去世,大家競相伸出援手,你幾百,我幾千的。
楊庚看到一百多人的群裡,大家都正能量滿滿的,雖然自己只是一個小小的群主,但是很有成就感。
在這個群裡,有政府部門的,有辦企業的,有教師,醫生,律師等。反正,各行各業都有,各種資訊來源比較快比較準的。
其中,楊庚跟幾個辦企業的同學關係比較要好,在讀書時的感情就很好。
出社會很多年了,但是一直還是保持著密切的聯絡。
這些辦企業的同學中,有在香港的牟同學,在浙江辦企業的周同學,李同學,在江蘇和武漢辦企業的張同學,在楊庚老家辦企業的田同學,還有好幾個同學也在當地辦企業。
其實說是同學,更深一層的是好哥們,好兄弟,楊庚很多時候也比較熱心,幫助自己這些兄弟。
因為楊庚業餘時間喜歡搞點創作,朋友們也很信任楊庚,經常就把自己的孩子的作文發給楊庚,楊庚也認真地幫助兄弟們的孩子改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