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點得意忘形了,心想:騎腳踏車也不是那麼難,應該是年紀比以前大點,腿比較長的緣故吧!
練習了一會表姐說:“注意!我開始要放手了!”
她開始有點緊張了,可姐姐已經放手,自然是身子一歪,哎呀呀!連車帶人摔了個四腳朝天。
表姐連忙跑過來,把她與車子扶了起來,接著又開始練習,可又是悲劇重演,一次次都是重複上次的故事。
她又開始氣餒了,丟開車子跺著腳對表姐說:“該死的鬼車子,它往左倒我拼命的往右拉,往右倒我使勁往左拉,可它倒得更快,我明明坐得正正的,腳一踏身子就歪了!”
表姐將車子扶起來,推到的面前說:“騎車切忌急躁心煩,要保持用力的平衡,再說任何事情的成功總得有個過程,慢慢的你就會掌握騎車的訣竅的,我們再來吧!”
聽了表姐的話,她們又開始練習,也不知又經過了多少一次次,但與前面不同的是:人與車倒地的情況一次次減少了,最後居然騎了好多圈也沒有倒地。
她高興地叫道:“我學會騎車了!我終於能騎腳踏車啦!”
差點樂極生悲,車開始傾斜了,她匆忙跳到地上,緊接著又學習上車下車,真是熟能生巧,沒有花好長時間就上下自如,最後結束時候,居然還搭著表姐跑了幾圈。
這次騎車讓許霞明白了:不經風雨怎能見彩虹,成功總是伴失敗而行,凡事總要有個過程的,相信成功已經在失敗路上的不遠處等著你!
許霞邊為孩子盛飯,態度堅決的說:“買吧!明天我就給你們買回來,別讓幼小心靈留下遺憾!”
“媽媽!我們這個街上沒有賣,要到縣城才能買到,我和你一起去好不好?”女兒一雙大眼睛看著她,滿是期待之色。
許霞的心都碎了,心道:孩子八九歲,居然還沒有看他們進城玩過,平時候要什麼,只是爺爺奶奶帶回來,他們的任務除了讀書就是讀書。
兒子雖然來過幾次,可當時為了治病,大人小孩都心情不好,根本沒時間欣賞,現在快過年了,放鬆一下不只是孩子的事嘛!
可每年這個時候趕車最擠,因為這個鄉上只有三趟中巴車,早上中午和下午,有時候要等一兩個小時。
現在就更難了,眼巴巴看見車來了,上面的人卻不肯下車,司機調頭只下來兩三個人,卻說那幾個位置是跟人家留的,娘仨只有在寒風中幹瞪眼的份。
一打聽才知道,坐車都是這條路上的,沿路有人下就有人上來,知道終點站等著的人很多,早點上去不就安全了嘛!
當然……沒坐到車的自然不止許霞他們,還有許許多多帶孩子出門的,要是用這個中巴車跑,可能再跑三趟也拉不完。
倒是有別的辦法,那就是租個摩托車,在當地稱“摩的”,直接把你送到縣城,有些沒事的還可以陪你逛,然後拉著你回來呢!
可那費用高得嚇人,比中巴車貴好幾倍,單身勉強可以接受,有錢人咬咬牙也去了,絕大多數選擇今天暫時不去,第二天早點來佔個位子,如此惡性迴圈,明天照樣更擠。
中巴車進城,每人八塊錢,來回十六塊,摩托車一人二十,加上回來就是四十,三個人一百二十元,兩個腳踏車還要加馱運費。
她不是那種小氣的人,尤其嫁給宋明正之後,有時花錢比男人還兇,一百多塊也認了,可人太多把摩托車全租掉,整個車站只有趕車的人,再多錢也沒辦法呀!
反正離過年還有幾天,今天不行明天,甚至後天大後天都行,可孩子望眼欲穿的自行眼看到手了,突然說今天不去,不在街上哭哭啼啼才怪。
姐姐比較懂事,心裡雖然不高興,小嘴撅起老高,始終沒有哭出來,弟弟卻不一樣,也不管旁邊那麼多人笑他,拼命的哭著要去買腳踏車,弄得許霞啼笑皆非。
這是一個鄉,公路到這裡就盡頭了,因為四面環山,上山的鄉村公路還很爛,僅能天晴的時候通車而已,下雨天連摩托車都準,貨車根本開不上去。
正因為如此,平時四五塊車費,現在漲到七八塊,中巴車師傅還趾高氣揚的說:“要坐就坐,不做拉倒,前面還有好多人等著呢!”
經營車子的人也有難處,春運期間到處漲價,交警和運管部門趁火打劫,抓到超載就拼命的罰,一天也就幾百塊收入,幾天都不夠罰一次啊!
眼看中午十一點,如果進城買好腳踏車回來,娘仨肯定要很晚才能到家,因為從這裡走到家,最少也要一個小時,帶著兩個孩子,還扛著腳踏車,速度更是可想而知。
他們可以選擇今天去明天來,在縣城逛一晚上,讓孩子享受一下城市風光,可許霞在城裡沒有熟人,住宿費又是一筆大開支,真是讓人左右為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