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對於登記了戶籍的韃靼人,這個價格可以往下降一降的。
降多少呢?
蔡大丫快速在心裡盤算著。
陳春燕只給了個大致方向,並沒有說具體如何操作,這還得她自己琢磨。
她想了想道:“羊四百文一頭,牛一兩銀子一頭。”
這樣算起來其實用羊換糧食更划算,用牛換銀子更划算。
反正也不知道韃靼人多久能算明白這比賬,管他的呢,反正自家沒虧就是了。
韃靼人圍著通譯問問題。
“四百文的意思就是能買四百斤草料是不是?”
“是是是,但她那邊今天恐怕一共都沒四百斤草料。”
“一兩銀子是什麼意思?”
“一兩銀子就是一千文的意思。”
他們這麼一算,也就是一頭牛能換一千斤草料。
一隻羊差不多一天需要吃三斤左右草料,一百隻羊需要吃三十斤……自家有一百多隻羊,按五十斤草料算,一千斤草料……能供羊群吃二十天。
如今的冬天特別長,給人的感覺得有半年,好像只有三季,春夏和冬。
半年,就得準備六個月的草料,那賣9只羊就足夠一群羊過冬了,哪怕差一點,他們不還可以自己割一點野草存著麼,給羊群混著吃,也足夠過冬了。
果然還是靠著三井村過活更穩當些。
王春花的生意非常火爆,她那邊的草料拉一車出來,過了稱,立刻被賣了出去。
雖然沒有什麼大錢吧。
但小錢錢,從今天開始,到入冬之前,她都能不停入賬了。
這可真是個好生意。
搶佔了先機的韃靼人買到了草料,後面的人卻都急了,大聲嚷嚷了起來。
喜歡大農請大家收藏:()大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