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燕點頭,“如此甚好。”
這麼一來無疑就將升學的條件固定了下來。
她也得再改改技能培訓班的升學條件。
她想到什麼就說,如此便與趙先生你一言我一語地交流了起來。
時間飛速流逝,一天時間轉眼便過去了。
陳春燕站起身,“耽誤先生的事情了。”
趙先生也相當客氣,“沒什麼耽誤不耽誤,都是為了辦好學堂。”
陳春燕:“學堂的雛形有了,以後的事情就全交給先生了,就由先生把控,如果先生拿不定主意,咱們再商量,別的事情我就不多過問了。”
趙先生有些忐忑,“但是你說的新式學堂,我不是很明白。”
陳春燕:“新式學堂的課程我來安排,教案我來寫,但是先生由你來招。”
趙先生赧然,“本該是我的事情,卻要勞動東家,實在叫我汗顏。”
陳春燕擺手,“這本是一個改革,還只是存在於我構想中的改革,先生弄不清楚是有的,我多做一點也沒什麼。”
兩人又相互客氣幾句,陳春燕才送趙先生出了門。
胡阿婆受傷了,趙夫人留在了胡阿婆家,趙先生定然想盡快回去看看情況,陳春燕也就沒有提讓趙先生留下來吃晚飯的話。
趙先生不知從哪裡找來了一根木棒,用布條纏了纏,就當柺棍用了。
他走得很快,看得出他走動時偶爾會扯到傷口,讓他的腳步不自覺頓了頓,但他還是堅持大步行走,可見他歸心多麼似箭了。
晚飯前,燕兒爹孃和大姑終於回來了。
他們不知道去哪裡弄來了布袋子,提了幾大袋子東西回來。
陳春燕聽到動靜迎出去,“回來啦,弄了這麼多木耳?”
她都驚奇了,那一片木耳看著多,但絕對沒有這麼多呀!
陳大姑笑呵呵的,“不全是木耳,還有口蘑和春筍,這些東西是楊老闆給的,說是整理山林的時候採摘的,本來想積攢多了,再一起給,今天恰好遇到我們也在那邊採摘木耳,就一齊給我們了。”
楊老闆就是花圃老闆。
陳春燕天天喊人家花圃老闆,大姑忽然稱呼他為楊老闆,她差一點沒反應過來說的是誰。
燕兒娘:“給,你先拿著,我去那簸箕出來晾曬。”
把菌類曬乾再泡水炒菜,陳春燕是贊同的。
菌類曬乾後,會降低中毒的風險,食用起來比較安全。
同樣是銀耳,有的人吃泡發的幹銀耳沒事兒,但吃新鮮銀耳就會拉肚子,就是這樣的原因。
燕兒爹把布包放在地上。
陳大姑哎一聲,“大哥,輕一點啊,別放碎了。”
燕兒爹腳步一頓,便繼續不發一言地朝儲藏室走去。
不過會兒,他便從儲藏室裡搬出了個曬架,這是他閒著沒事的時候做的,這時正好派上用場。
幾人合力把菌子都晾曬好了。
燕兒娘和陳大姑提著一袋剝好了筍皮的筍子進了廚房。
董明春正在吩咐小丫頭們把菜裝盤。
她看到燕兒娘兩人,趕緊放下了手中的活計,“東家,你們這是……”
陳大姑:“新鮮的春筍,留一部分焯水,剩下的切絲曬乾。”
喜歡大農請大家收藏:()大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