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妯娌嚇得魂飛魄散,奪門而逃。
這樣楊震不再質疑妻子的話。立馬把這家醜告訴了父親楊翻身。楊震向來很正直,寬厚,愛家,瞭解自己的兒子,莫過於父親了。楊翻身聞後勃然大怒,滿臉紫脹。深為三個小兒媳的作為而羞恥。
楊震搖搖頭,嘆了口氣,便出去找妻子馬銘。楊翻身怒氣沖冠,三步作兩步跑到阿珍的房前打門。此時阿珍和楊華正躲在房間裡,倒出儲蓄磁罐的金錁子,沾沾自喜地一個接一個數著。突然間父親搖山振嶽的打門聲嚇得兩人抱起瓷罐,從後門猖狂逃出。楊翻身見阿珍房門鐵桶似的緊閉不開,氣的渾身顫抖地罵道:你這不要臉的娼婦,把我楊家列祖列宗的臉都丟到月球上去了。
楊翻身抬頭見房門上的耳窗開著,遂搬來板凳,爬入耳窗。由於楊翻身體格碩大,人長體重,身子一晃,不慎從耳窗上墜入房內。腦袋朝地,只聽得“哇”的一聲,就沒有聲響了。
阿珍,楊華逃出家後,阿內阿逗楊部楊青緊隨而逃。六人一口氣逃到村口湯廊亭上才住步坐著,聊起三國話,論著三國謀。
楊華說道:以後你們三妯娌萬萬不可再親自去動手,這次臉是丟大了。
楊部道:話雖這麼說,二哥難道咱們以後就此收手了嗎?大哥又不喜歡財寶,難道堆著滿屋的金銀珠寶,等著外賊去偷去盜嗎?
楊青道:二哥三哥,我有一個好辦法,那以後就叫咱們孩子去偷,每天抽一點回家,遲早那些珠寶都落入咱們口袋裡。這叫愚公精神,每天挖一點,再大的山也要把它給搬光。最重要的是,大哥對咱們的孩子都很好,即使孩子拿東西被看見了,大哥也不會生氣的。
大家都覺得楊青說的話,很有道理,想得很周到。六人商議已定,看時間不早了,就回家燒午飯去。阿珍和楊華心有餘悸,不知老頭子在不在?兩人躡手躡腳地從後房門溜到房裡,靜悄悄的,沒有聲響,兩人這才放下心。忽然,阿珍看見楊翻身斜倒在地上,臉如白蠟。楊華上前推了推喊道:爹,爹,爹爹。
毫無反應,阿珍伸出手指放在老頭子的人中驗驗,早已冰涼,氣絕人亡。嚇得阿珍屁滾尿流渾身發抖。這時楊震陪著馬銘回到家中,聽得父親墜亡,“哇”的大哭起來。其他人也掩面裝哭,私下裡卻偷著樂,阿珍心裡嘀咕著:老頭子死得好,要不然還真不知如何面對他呢。
真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福無雙降,禍不單行。一陣哀痛後,楊震道:錢財不是好東西,父親都是錢財害死的。
楊震深知弟妹們心懷不軌,多說也無益。整了整精神,思忖道:當下趕緊把父親的屍體入殮,讓父親有尊嚴地下葬,以告慰父親的在天之靈。
於是楊震去找張尚峰和顧頂火,哥倆正在湯廊亭棠屋飲的小店裡吃悶酒,正愁著有一段時間沒有死人的活做了。見楊震找他們辦葬喪之事,兩人滿口應答,順口叫胖子老闆加酒添菜。胖子老闆知他們倆又有生意了,馬上就會還錢,於是今兒大大方方地給他們倆欠了一筆。
楊震披麻戴孝,守著棺槨,自恨自悔道:早知道這樣,就不應該告訴父親弟妹們的醜事,給她們拿點東西去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都是自己人,胳膊扭在懷裡。這樣什麼事都沒有。如今讓父親這樣走了,真不應該。自己也有不是之責。
出殯之日,楊震特意讓張尚峰和顧頂火叫來一般和尚道士,頌懺經,做功德,放焰火,焚錢糧,點海燈。
楊震原本是不喜歡擺場的,只是父親死得冤,心中愧疚深重,遂葬喪之禮辦得熱鬧些,但也一點不奢侈,還是簡約為原則。
送殯路上,楊震痛心傷懷垂首哀思而三個弟妹和張尚峰,顧頂火聊得熱火朝天。
夜裡楊震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心想:銘兒應該還是要自己多加照顧,學校的事盡量少做些。於是跟馬銘說道:現在外面戰亂,今年很多大城市裡的辦事機構都往我們山區裡遷移,也跟來了一批真正有才識的知識分子,我打算辭掉校長的職務,當個普通的教師,這樣會有更多的時間來照顧你和肚子裡的孩子。
馬明回道:這樣也好,反正我們不缺錢。
近日恰好,上級安排了一位名叫吳良的大學新青年來東瓶鎮中學。按上級要求必須給吳良一個校級幹部當,否則就是大材小用。
藉此機會楊震向上級請求辭掉校長職務,當個普通教員,早上送出的報告,下午就得到了批準。這樣吳良來東瓶鎮中學的第一天就當上了校長。吳良當著全體師生的校會上,大肆誇揚前校長楊震,品德高尚,是全體師生和他的榜樣,更是他本人的偶像和英雄。
吳良本也是師範大學畢業生,因為在城裡沒有關系,總沒有機會爬上領導崗位,十分憋屈。趁戰亂機構搬遷,人事變動之際,花了本錢向上級討要官位。機緣巧合,上級政府就把吳良調到山區東瓶鎮來,等待合適機會給予提拔。不想楊震謙讓,使吳良夢寐以求的領導位置一步到位。吳良激動得連續幾晝幾夜都睡不著,總算出人頭地,光宗耀祖了。對於楊震的博大胸襟,吳良多次公開表達對楊震的敬重之情。
真是無官一身輕,楊震每天把時間大把地花在照顧妻子身上,很快第一個女兒就誕生了。楊震看著剛出生的女兒十分可愛,又因馬銘特別喜歡吃李子,遂給女兒取名楊仙李。又過兩年,分別生了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第二個女兒取名為楊仙棗,兒子取名為楊三槐。
孩子們漸漸長大,楊仙李楊仙棗楊三槐常常拿著金錁子銀元玉釵在大堂廳上玩,結果每次總是被堂哥堂姐們連哄帶騙地奪去。每每如此,楊震也從來不去說自己的侄兒侄女們。
由於外來機構的大量遷徙,小鎮人口暴增,學校也在擴容。吳良抓住機會向上級報告,就地招聘教師,這樣可以增加學校和地方的感情融洽,消除外來人口與本地人口的沖突,上級很賞識吳良校長的遠見卓識,立即予以批準。
吳良名正言順的在鎮上公開招聘教師,鎮上人們紛紛誇吳良校長很公平,很有領導的本分。應聘人擠破腦袋,人滿為患,這是吳良校長意料之中的,心下暗喜。一些涉世不深的年輕有識之士,得到吳良校長滿口的好評,只是吳良校長最後總要附帶一句說:真想不到大家這麼支援,現在我這廟小僧多,只得擇優錄取。
這種話自然得到所有人的認同和理解。沒有人會認為吳良校長不懷好意。
這種特殊政策自然得到了阿華阿部阿青的積極響應。這日三人又聚在一起秘密地開了一個小會。阿華道:聽可靠訊息說,這個吳良校長很在意錢,我們三兄弟也是初中畢業生,也算當今社會有學識的人了,咱三兄弟去碰碰運氣吧。
楊部道:二哥說的有道理。我想有錢能使鬼推磨,這個千古真理是永恆不變的。送些錢,我想應該沒有辦不到的事。
楊青道:二哥三哥,當老師有什麼好呀?你看大哥連校長都不做了,我們還拿錢往水裡去丟幹嘛呢?
楊華道:四弟,此話詫異,雖然老師不是高薪行業,但卻是幾千年來最穩定的行業。做農民,做生意,打工有什麼好出頭的。農民每天扛著鋤頭,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渾身都是汗臭味,生意人賺點錢提心吊膽,雖然賺錢時很風光,人前人後喜氣洋洋,然而真的錢多了就怕打劫,或者一招不慎就虧得傾家蕩産,跟落水狗一樣人見人棄,打工人又談不上什麼尊嚴,你說有什麼好呢?
張華接著說道:雖然教師工資不多,但卻是細水長流,萬裡長城永不倒,這樣的行業才是真正普通人過活的日子,咱們現在手頭上已經有了滿箱滿罐的金錁銀寶,送點出去,換來永生的行當才是明智的選擇。
楊青不以為然道:有錢還在乎那點工資嗎?
楊部道:是的,二哥這叫未雨綢繆,兵法常言,多算勝少,算不勝而何況無算乎。就是我們現在有了不少財寶,然而金山銀山也有搗光的一天,而有千年不倒的長穩工作,那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楊華附和道:正是。
楊青爭辯道:你們說算,那好,我跟你算一下,現在我們的珠寶拿去放利息所得遠遠高於老師的工資,利滾利,年複年,只有更多用不光的錢,哪還有後顧之憂呢?
楊華道:四弟,人要有長遠的眼光,看得遠才安全,小心駛得千年船。
楊青道:二哥三哥那你們去當老師吧,反正白花花的錢我是不會去送的,我寧可要利息,也不當老師。
人各有志,強扭的瓜不甜。當夜,楊華楊部兄弟倆,用黑塑膠袋包好一盒珠寶,來到吳良校長的房間。利益之交,無需多說客氣話,大家明碼標價,楊華帶來的珠寶足有一公斤,楊部略少一點,吳良校長從未見過這麼多珠寶,心裡頭突突的直跳,又故作鎮靜地說道:識時務者為俊傑,你們倆是當今的蓋世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