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
人面鳥群重回舊地。這一次它們更聰明,它們使用包圍模式,完全壓制‘生活優厚’的山梟們。同樣的,人面鳥沒有集中所有火力,留下一部分追擊逃兵。除了全部殺光,人面鳥還分次出征,一次一次殺死山梟的盟友們。除了疆領,讓周圍更大地方都在哨兵鳥的‘監視’之下。
接下來。
群體數量再一次爆炸,食物再一次短缺。這時候,人面鳥們開始意識到:減少繁殖數量是作死,唯有開拓新領域才是出路。於是,它們開始挑戰一些平時不敢獵捕的中型野獸。
當然。
這種狩獵犧牲不少。可是,人面鳥種族的整體素質也提高了。身體更強壯,速度更快,眼睛更銳利,牙齒更鋒利。在與中型野獸的較量中,人面獸又意識到:現在數量多已經不再是優勢,需要更強的個體力量。
於是。
人面獸後裔的個體更大,更壯,更有力。
第二次種群大戰。
很意外。
人面鳥跟一群猴子打了起來。不得不說,人面鳥一開始是佔盡優勢的,但幾次大戰之後,人面鳥開始慢慢落後了,種群漸漸變得無力為繼。甚至,猴群強行衝鋒,破壞鳥蛋和殺死幼兒都無力阻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一開始。
人面鳥並不明白,為什麼己方會輸在‘繁衍’上面。
後來。
它們知道了……因為猴群在山洞裡養殖了一群泥脂蟲……不,應該說,猴群沒有吃光這些泥脂蟲,只規限性吃掉一小部分,留下大部分,甚至還給它們找樹葉吃。於是,泥脂蟲的數量大增,為猴群提供了足夠的食物。雖然在‘戰爭’中損耗嚴重,但猴群的‘存糧’比人面鳥更多,更能保障後裔的繁衍與生存。
面對這種結果。
人面鳥開始優勢傾斜哨兵群體,做出一個讓唐士道意外的舉動:遷移。
因為猴子在山洞中生活,人面獸的翅膀不是優勢。
所以,它們決定不拼。
第一次遷移是一個大湖,因為擁有大量的魚。
理所當然。
人面鳥這一次遷移也損失慘重,再經過一次地盤爭奪大戰,種群再一次嚴重縮水。這時候,唐士道不得不進行第二次干涉:提前撿走了大湖中鱷魚,只留下危險較低的水獸。
這時候。
實驗空間早已經擴至一個小星系的大小,唐士道只把鱷魚扔入另一顆星球就算了。
反正它們不是主角。
因為這一干涉,人面鳥慢慢學會入水,慢慢學會捕魚,同時開始‘庇護’一種蜜蜂的生存,讓人面鳥種群更容易獲得大量的蜂蜜。這還不算養殖,只是人面鳥知道‘嘴下留情’可能獲得更多。不吃蜜蜂就有蜂蜜,吃了就沒有,就這麼簡單的道理。
當然。
人面鳥種群屬於容易模式。
如果大湖中的鱷魚群沒有被唐士道‘抓走’,人面鳥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安穩吃魚呢。
此時此刻。
人面鳥距聞新物種還有很遠。每一隻死亡唐士道都有檢視,都沒有回饋虛空……還沒有資格回饋!但是,它們形成新種群的雛形已經具備了。接下來,人面鳥開始‘圍湖’獨據,又極力向外擴張。它們知道,只吃魚一定會吃光,必須‘嘴下留情’才能食物豐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