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蕭達貴道:“有八個活口,可問不出什麼,我審問時為威懾他們,已殺了七個,還剩一個在城外!”蕭燕燕問道:“死也不開口?”蕭達貴點點頭。蕭燕燕思慮片刻,說道:“先寄下你這顆人頭,回去保護好公主。待城門開時再低調進城,順便帶兩個禦醫過去照看公主!”蕭達貴領命而去。
蕭達貴走後蕭燕燕陷入沉思,刺殺公主的幕後主使應該就是來京的這幫部落首領裡的一個或者多個,他們知道自己想借結親來拉攏人的打算。為避免力量失衡,所以要刺殺公主,讓她無牌可打。目的看起來很明確,手段很簡單。
但仔細思考一下,蕭燕燕的脊背開始冒冷汗,這些人是怎麼知道自己要拿女兒來結親的?他們又怎麼知道女兒離開了京城?為什麼她提出招駙馬的時候大家都那麼奮勇爭先,似乎都毫不知情?在她發現女兒不見,故意拖延時間的時候,為什麼沒人站出來催促和揭穿她?看來對方隱藏的很深,而且圖謀已久了,他們不急在一時。他們肯定已經在皇宮中安插了眼線,她全家的一舉一動都在對方的監視之下。太可怕了!
蕭燕燕思考了許久,她覺得不能再拖了,她要變被動為主動,現在是在都城,她的地盤上,不能讓這些首領們覺得他們孤兒寡母好欺負!
第二天,部落首領們都聚到了議事廳,蕭燕燕臉色嚴肅的和大家打了招呼,眾首領都問太後斟酌的怎麼樣了?心中可有駙馬的人選?蕭燕燕環顧了一下屋內的眾首領,一共七個人,謀害公主的主使肯定在他們之中,雖然心中有懷疑的物件,但沒有確鑿證據之前她不能發作。她對在座的首領們說道:“經過這幾日的慎重思量,我看好大賀氏的世子賀志簫!”
此言一出,是幾家歡樂幾家愁,蕭燕燕注意了一下眾首領的神色,那大賀氏的首領見太後選了自己的兒子,自然是高興地不得了,另外幾位有的生氣,有的惋惜。只有遙輦氏的首領臉色陰鬱,神情與眾不同。蕭燕燕看在眼裡,心道:果然不出我所料!
她之所以選擇大賀氏作為拉攏物件,主要是因為在這幾個部落中,遙輦氏和大賀氏是實力最強的,選他倆當中的一個可以最大程度地壯大自己的力量,如果他倆暗中聯盟了,自己這麼做也可以離間他們的關系,使他們互相猜忌。果然自己這麼一說,那遙輦氏首領的神色就不自然了。
那遙輦氏首領心中很是忿恨,他心裡清楚,太後要拉攏的肯定是他們遙輦氏或者大賀氏,因為他們兩家實力最強,想當年遙輦氏祖輩也風光過,在耶律家族統一契丹部落前,他的祖輩也是契丹各部落的聯盟領袖,後來被耶律阿保機打敗,淪為二等氏族,他不甘心,他要把丟失的榮譽找回來,他不想一直仰人鼻息的過下去。
因此他殫精竭慮在皇宮中安插了自己的眼線,要找機會搏一把,年幼的耶律隆緒繼位後,他覺得機會來了。他不想讓太後從己方的陣營中拉走任何力量,他知道其他部落都在觀望,關鍵時刻難以指望他們。但也不能讓他們站到太後那邊去。透過苦心經營多年的情報網使他對皇室的活動瞭如指掌,結合他的分析,太後拿公主結親的手段已在他的考慮之中,他已針對這種情況做了應對之策。那就是幹掉公主,讓太後無牌可打。為此他專門訓練了刺客,他知道刺殺難度很大,但他必須一試。當他接到懿旨進京的時候,他就帶上了這幫刺客。可不曾想,太後只準他們帶三五名隨從進城,他無奈只能把這幫刺客留在城外。沒想到天無絕人之路,皇宮裡的眼線報告說公主私自偷跑出城了,他差點欣喜若狂。
他曾一度想過這是天意,連老天爺都幫他。他派人通知那幫刺客動手。可好幾天過去了,他看出了太後那掩飾極好的焦急神態,可他又何嘗不急呢?十多個刺客出發後如石沉大海一點訊息也沒有,一個人也沒回來。時間一天天過去,他的希望之火也一點一點地熄滅。現在太後當眾宣佈了駙馬的人選,說明公主還活著,刺殺失敗了!他有點氣急敗壞。
他不能就這樣罷手,太後沒有找他,說明那些刺客沒有把他供出來,他沒有暴露。眼下他還不能認輸。於是他站出來對蕭燕燕道:“太後,我有話要說!”蕭燕燕看了他一眼道:“遙輦首領,請講!”遙輦部落的首領站出來道:“太後,這等選駙馬的方法請恕我等不能接受!”底下有兩個不服氣的首領也出聲附和。蕭燕燕問道:“為何?”
遙輦部落的首領說道:“公主雖是你的女兒,但她也是我大遼的公主,選駙馬不是家事,而是國事,不能憑你個人喜好而定!”蕭燕燕問道:“那該如何選?”遙輦氏首領道:“我大遼向來尊崇強者,這駙馬之位應該讓強者居之,太後應該立下規矩,由有意者公平比試,勝者為駙馬!只有這樣方能服人!”
除了大賀氏其他的首領都點頭表示贊同。蕭燕燕又問道:“那該如何比試?”有一個小部落的首領道:“來個擂臺比武,最後的勝者就當駙馬!”蕭燕燕笑道:“這可不行!選駙馬又不是選武士!有勇無謀可不行!”遙輦氏首領道:“要比試就放開了比,招駙馬也不急在一時!”蕭燕燕問道:“放開了比是怎麼個比法?”遙輦氏首領道:“我們不妨對趙宋一戰,將有意當駙馬者,按軍功排出名次,冠軍者得!”眾首領一聽,心道;這叫什麼公平?實力強的部落兵多將廣,打起仗來軍功自然會多。那遙輦氏首領見眾首領中沒有人附和,知道眾人不服,就改口說道:“那就誰先打到趙宋都城汴梁,誰就當這駙馬!”
這就不一樣了,劉邦和項羽的典故大家都知道,項羽實力雖強卻遇到秦軍主力,陷入苦戰。劉邦雖弱卻沒有遇到硬仗,所以先入函谷關而滅秦。將來和趙宋開戰的時候,只要能躲開宋軍主力,選擇防守薄弱的路線進攻,誰先到達汴梁還真說不定。眾首領思考片刻紛紛同意了這個提議。蕭燕燕一看眼前這形勢,如果再堅持己見恐怕會不歡而散,她只好說道:“我剛才也只是說,我看好大賀世子,還沒有下定決心,既然遙輦首領有這個提議,大家也都同意,那就這麼辦吧!不過對趙宋一戰說起來簡單,但準備起來還是很麻煩的,我們也不能各自為戰瞎打一通,這樣吧!今天各位首領都回去考量一下,明天我們再商議如何攻打趙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