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路上閑來無事葉澶從懷中摸出那面金牌,端詳了一下,這面金牌雙面都雕刻有精美的圖案,一面是一牛一馬,另一面是一隻類似鳳凰的鳥,鳥的上方刻有婉清兩個字,看來這面金牌是這女子的名牌信物,葉澶知道那牛馬是契丹人的圖騰,名曰青牛白馬,另一面的鳥應該代表她的身份,如果真是鳳凰的話那這女子的身份就不一般了,結合她耶律的姓氏,她的身份肯定是遼國皇室成員。皇室成員在路上遭刺殺,可見遼國內部的爭鬥是多麼複雜。
到了遼國都城門外,商隊被攔截下來不能進城,他們這才發現已經有很多人都被攔在城外,葉澶聽不懂契丹話,也不知道周圍的人在議論啥,商隊中有幾個懂契丹語的出去打聽了一圈回來說,遼國的各大部落首領都來都城覲見遼國皇帝,說是在商討國家大事,已經好幾天了,都城已經戒嚴,不準進出,連各個部落首領帶來的護衛親隨大部分都被留在城外。葉澶心想看來先前派來的人是因為無法出城所以情報送不出來,可城裡面的情況怎樣,他也無法知曉了,他又問商隊領隊的,得呆多久才能進城?領隊說,不知道。葉澶覺得在此多呆已無益,準備回轉向沈萬達報告情況,因為形勢已經明瞭,遼國各大部落首領已經齊聚京城,目的不言而明,肯定是在商討出兵的事情。大宋要做好準備了。葉澶告訴領隊他要回去了,讓他幫自己買匹好馬。領隊的說何必急在這一時,買賣在城外一樣做,過兩天該賣的賣了,該買的買了就可以回去了。葉澶堅持要走,領隊無奈只好領著葉澶找到賣馬的遼商,幫葉澶買了匹馬和鞍韉,葉澶付了銀兩,和領隊告了辭,就策馬往來路奔去。
再說耶律婉清,她的確是遼國的皇室成員,現在的遼國皇帝耶律隆緒就是她的親弟弟,她母親就是太後蕭燕燕。由於弟弟年幼,一切國家大事都由她的母親蕭太後主持處理。
契丹本是遊牧民族,耶律阿保機統一各部落建立了契丹國,他的後輩們又經過徵戰佔領了許多漢人的地盤,受漢文化的影響契丹人也建立了類似於大宋的官僚體制,而且他們的貴族都接受過漢文化的教育,所以遼國的達官貴人一般都會說漢語,而且府中都有漢人幕僚,為其出謀劃策。
但遼國畢竟是由許多部落聯合而成,各自都有相當的軍事實力。雖然最初被耶律阿保機打敗,發誓臣服與他。但那一輩人早就作古多年,後輩們早就不甘信守那份束縛手腳的誓言,都蠢蠢欲動。現在新皇帝年幼,孤兒寡母的,正是打翻身仗的好機會。
但槍打出頭鳥,雖然大家都有這個想法,但都不敢出來牽頭。為什麼?因為新皇帝的背後有耶律和蕭氏兩大部落,他們也都知道必須聯合起來才能與這兩家抗衡,但沒人敢肯定自己站出來振臂一揮,就會一呼百應。如果自己跳出來喊打,別人都裝聾作啞,那後果就可想而知:自己祖輩辛苦積攢的一切就會成為耶律、蕭氏兩家瓜分的物件,弄不好那些所謂志同道合的部落也會來分一杯羹。
由於這些部落首領都心懷鬼胎,各自打著自己的小算盤,所以遼國國內雖是暗流湧動,但還沒翻出什麼浪花。蕭燕燕知道這些部落首領的心思,所以內心也是很焦急,丈夫早亡,兒子年幼,自己一個女人能撐多久也不知道,雖然身後有兩大勢力支援,但只能算是立於不敗之地,要是能再從對方陣營中拉攏一兩個部落過來,那她就可以穩操勝券,高枕無憂了。拉攏他們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結親,把他們的女兒娶過來做皇妃,可皇帝年紀太小,要納妃還得等幾年,幸好有個年紀合適的女兒,可以把他們的兒子招過來做駙馬。
於是她把各個部落的頭領召集過來,宣佈要在他們或者他們的後輩中找個人做駙馬。所謂價高者得,她要看看哪個部落最有誠意。可惜女兒不聽話,就在眾首領躍躍欲試的時候,她發現女兒不見了,這還了得?就好比一場比賽即將開始,主辦方卻說獎金丟了。你讓賽場中的人怎麼想?蕭太後急忙下令封鎖都城城門,在城內找起女兒來。
已經十多天了,看來女兒是跑出去了。蕭燕燕已經是焦頭爛額了,紙包不住火,她不知道該怎麼跟這幫部落首領們說。
那些實力稍弱的部落首領誰不想加入耶律和蕭氏這個利益集團?只要這兩家肯讓自己加入,那又何必冒著流血丟命的危險去搶?能和皇家攀上親,在別的部落面前就可高他們一等了。因此,他們紛紛表達了想當駙馬的意願,為了表示忠心都把家底亮了出來,承諾只要當上駙馬就全心全意為皇上效力。
蕭燕燕看著這一派大好的局面,卻高興不出來!因為她手裡的牌丟了!要是這幫首領知道她要詐和,那會是怎樣一副場景?她不敢想象。
夜晚她在宮中思慮許久也無良策,明天該怎樣繼續糊弄這幫首領呢?這都好幾天了,大家的籌碼都亮出來了,是該宣佈駙馬人選的時候了。繼續糊弄下去恐怕是不行了!她正愁的無計可施的時候,一個侍從女官進來稟報:“太後,蕭達貴求見!”蕭燕燕立馬精神一振,這蕭達貴不是別人,正是自己女兒耶律婉清的護衛頭領,這次帶著十多個護衛也和女兒一起失蹤了。她十分堅信女兒和這蕭達貴是在一起的,現在蕭達貴回來了,那女兒肯定有訊息了!
蕭燕燕吩咐讓蕭達貴進來,蕭達貴就是葉澶見到的遼商頭領,他進屋後,向前一步跪倒在蕭燕燕面前,叩首道:“太後千歲!小的該死,瞞著太後隨公主出宮,闖下大禍,請太後責罰!”蕭燕燕怒道:“責罰是免不了的,你先說說公主現在何處?”蕭達貴低頭道:“小的該死!護主不力,致使公主受傷,現在正在城外養傷!”蕭燕燕站起身急道:“你說什麼?清兒她受傷了?誰幹的?”蕭達貴再叩首道:“太後息怒,莫急,公主現在已無恙!”蕭燕燕平複了下情緒讓蕭達貴詳細敘說。蕭達貴把出城後在樹林中遇襲,被葉澶相救的事情詳細訴說了一遍。蕭燕燕聽後眉頭緊鎖,問道:“你能確定是誰要刺殺公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