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層取出來的是白鹽,價格也比較貴,是市面上能買到的最好的鹽了。
後面第三層第四層產出來的鹽,因為會受到鹽田泥土的影響,顏色和品質都不太好,一般都是給普通老百姓和牲畜食用的。
因為近年乃是饑荒災年,有大量的劣質粗鹽囤積。
畢竟老百姓連飯都吃不飽,誰還會大量買鹽呢?
而這些就是秦起準備打斷他們這條腿的關鍵一步。
來到鹽田,秦起便去倉庫溜達了起來。
有用鹽引的鹽商,擁有鹽田的可謂是千中無一。
絕大多數的鹽商還是找鹽田或者去官府手裡進貨,然後再帶到不同的地方售賣。
高階的雪鹽,白鹽,產鹽的鹽商一般都是不外賣的,只會將粗鹽賣出。
畢竟粗鹽的產出量大概是雪鹽白鹽的四五倍,賣起來又不麻煩又不掙錢。
像秦起這樣剛進軍鹽業的小鹽商,也就只能撿撿大鹽商吃過肉的碗舔舔。
只有弄到一塊鹽田,那才是真正的翻身。
“這粗鹽怎麼賣?”
秦起問道。
剛才買的時候,已經驗過了鹽引。
“這種一兩六錢一石。”
負責看管鹽田的掌櫃的眼皮都沒抬一下。
這麼貴?
秦起暗暗一驚。
一兩六錢一石,算上售出後四成的鹽課,成本價就到了二兩二錢四分。
在安康縣,這粗鹽的售價就是二兩四錢一石。
這一石的粗鹽,利潤才一錢六分,好傢伙!
“這粗鹽的品質不咋地啊,都只能拿去給畜生吃了吧?”
秦起抓起一把,皺著眉頭想要壓點價格。
他身上帶出來一些錢,加上定風山賞錢一千兩,寶器軒那裡兩千多兩。
刨去獎賞和花銷的各種,現在秦起身上也就三千六百多兩的白銀。
這能買多少啊!
“現在的人跟畜生有區別麼?”
“人吃,畜生吃,不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