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安城這邊山多,能產的也就是山鹽,不如海鹽穩定,大周沿海的就是益州和幷州。
想要進軍鹽業穩定賣鹽,看來只能著人再去青州大山中尋尋了。
雖然眼下沒鹽礦,但這寧泰商行秦起也不會讓他好過,鹽田加藥局,秦起肯定得想辦法把他這兩條腿給打折。
畢竟,就算自己不找他的麻煩,他也遲早要來自己的麻煩,何不先發制人呢?
拿了二百兩銀子給李安去打點後,就跟著李安去弄鹽商所需要的文書,也就是鹽引了。
大周鹽引好弄,主要是有兩大因素。
第一,就是大周海岸線不長,產鹽不多,必須要鼓勵商賈自行進山尋找鹽泉,不然鹽全靠進口,容易被卡脖子。
第二,就是大周收的鹽課鹽稅很高,鹽商收入的四成要交給朝廷。
同時,為了維持白鹽價格穩定,官府還規定了粗鹽的基準價格,其實鹽商並賺不到大錢。
這也是就為什麼寧泰商行後面要去弄寧泰藥局,掙朝廷的錢的緣故了。
不過,鹽分為三種,頂級的雪鹽,中級的白鹽,都沒規定價格,畢竟老百姓也吃不起。
呵呵,這對秦起來說利潤空間可就很大了!
弄鹽引花了近一個半時辰,也基本上弄清楚狀況。
秦起的鹽引寫清楚了,他只能在青州範圍內售賣,無論雪鹽,白鹽,粗鹽都有售賣權,每個月售賣的數量不得超過兩萬石。
對於粗鹽的價格,規定為每石二兩到二兩五錢之間,是雜米米價的十倍。
但這跟秦起有什麼關係呢?他又不會賣粗鹽!
告別李安回來時,趙明河那邊剛好帶鄉軍回來。
“有點事,需要改變一下行程。”
“還記得之前你去的鹽田嗎?咱們先去那邊逛逛。”
趙明河點點頭,秦起的安排他自然不會質疑,加上鄉軍這邊還派來了張凌嶽組織隊伍。
畢竟鄉軍的幾個頭領中,就他清閒。
李蛋要加強村莊的崗哨,嚴加訓練,北庭家兩兄弟也要訓練新入伍的那批人。
屠剛……打架找他還行,別的指望不了。狼胥那就更扯淡了。
經過這段時間的耳濡目染,張凌嶽也學了不少東西,總不能就這麼一件小事兒還能辦不好吧?
放心交給張凌嶽之後,秦起就跟著老丈人和幾個鏢師,啟程去了鹽田。
定安城周圍本就多山,鹽田的位置離定安城也不遠,一炷香的功夫也就到了。
一靠近鹽田區,便看到山上被劃分出了一片片梯田一般的曬鹽田。
山鹽都是尋找山間的鹽泉,將含有鹽分的滷水提取出來之後,加入草木灰煮制,或者像這樣暴曬取鹽。
每年三四月風大日曬,是最好的製鹽時間,雖然現在還沒到,但鹽田的工人們已經忙碌了起來。
每次曬制的鹽田都需要刮取至少三到四次,第一層取出來的是最漂亮的雪鹽,供給官家富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