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軾載學問淵博,僅觀此兩聯,便已面露喜色,心中更篤定院中之人非比尋常。
他低聲讚道:“此院中之人,必是精通儒釋道三家之學,一正一奇,相得益彰,此乃長者之言也!”
謝原聞之,好奇問道:“姨夫,你何以知之?”
張軾載負手而立,緩緩道:“‘壬佩六符氣徵吉兆’,壬乃天干第九位,屬陽水,寓流動之意,亦有‘任重道遠’之涵,更含順應之道。”
“六符,乃六種祥瑞星象也,象徵天降吉兆,亦寓契機之至。”
“上聯之意,乃順應天時之氣,循天道而行,借勢而為,得上天佑助也。”張軾載娓娓道來。
謝原凝視楹聯,雖讀書刻苦,只是學於儒家,此刻卻只覺一知半解。
張軾載接著言道:“下聯‘寅恭五眼相勵和衷’,寅乃地支第三位,屬陽木,與虎相應,象徵生機盎然,亦指清晨寅時,寓勤勉不懈之意。”
“五眼,乃佛教之術語,含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此處引申為洞察世間萬物,智慧通達無礙。”
“下聯所寓,乃以勤勉之心,修得智慧之果,又與儒家自強共勉之道相合。”
“若非精通儒釋道三家之學,絕非能撰此佳聯。”張軾載語帶讚歎。
張雲芝聽得入神,心中暗想,觀公子這兩揭對聯竟有如此深意。
她心中不禁浮現出群芳宴上那位詞壓群芳的少年身影!
他才讀書治學多久,又無名師指點,便有如此學問,莫非真是文曲星下凡塵?
張軾載整理了一下衣袍,語氣鄭重:“原哥兒,你且通報一聲,就說清溪張氏來訪。”
謝原一愣,還未反應過來,張軾載已催促道:“還愣著幹嘛,快去。”
恰在這時!
院門內走來一人,映在眾人眼簾。
眼前少年一身無紋的素袍,欣長的身姿立在門框邊,髮間僅別了一支不知名的烏木長簪,墨髮垂肩,衣袂輕曳,似攏著半捲雲氣,露出的白皙的手臂,手中隨意卷著一本書籍。
眉眼之間凝著層朦朧的溫軟,好似秋水含霧。
可骨相卻偏又生得嶙峋清絕,宛若寒潭落雪般,顯出一派孤峭淵默。
只是一笑間。
院中若春暖花開!
張軾載心中暗道,“好俊雅的讀書郎。”
少年笑著招呼道,“有貴客而來,蓬蓽生輝,有失遠迎。”
謝原呵呵笑道,“觀弟,你可算是來了。”
~
~
【你引幾人入院,茶水招待。】
【一刻鐘之後。】
【待張雲芝講明緣由,你早已知曉此事,神色間並無驚訝。】
【張軾載卻大為意外,雖臉上不顯,卻忍不住低聲問詢女兒。】
【張雲芝從袖中取出一封書信,上面的筆墨果然與楹聯上的字跡如出一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