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爺,我們刻意結交這位華大夫,真的有用嗎?”】
【她比你年長兩歲,自幼一同在大院中的丫鬟堆里長大,心思敏感,自然明白你方才的誇讚與贈送茶葉之舉,皆是有意為之,意在交好。】
【你緩緩坐回小火炕上,外面的天色已漸漸暗淡,屋內點起燭火搖曳。】
【你輕輕摘去眼上的黑布。】
【布條從臉上滑落!】
【“昔日齊國弱小之時,便廣交東邊周邊之蠻夷小國,終成大器。此些小國,皆誠心歸附。”】
【梧桐聞言,不禁問道:“那少爺為何在與原少爺對弈時,三局皆要勝出呢?”】
【她深知你並非爭強好勝之人,勝負於你而言,似乎並不那麼重要,竟然要與華大夫為善,怎麼不和臥雲公子為善了。】
【“與人交善,且不可處處相讓。”】
【梧桐雖是不懂,卻感覺少爺似乎最近更變了一個人了,給人一種穩重之感。】
【她反正挺開心少爺如此轉變。】
【“少爺,此等道理,可是你自書中所悟?”】
【你點了點頭笑道:“書中自有黃金屋,也有處世的道理。”】
【你笑著睜開雙眼,燭火之下,一雙明亮有神的眼睛。】
【梧桐倒是一愣,少爺和主母相貌長得和神似,面容柔和俊美,秀挺的鼻樑,不同的是少爺眉目之間帶著堅毅和靈秀之氣。】
【她一時倒是看痴住了,反應過來後,不由臉色微紅。】
【幸好燭火下燈光昏暗,少爺沒有察覺。】
【一夜無話。】
【翌日,正午時分,謝猴兒帶著兩位中年儒生走進了小院。】
【他向你介紹道:“觀少爺,這兩位是臥雲公子院中的清客。”】
【謝原自然有負責教學的先生,都是大儒,清客屬於給先生打下手,負責清點準備書籍,負責安排課業或是作文章檢查錯字之人。】
【兩人三十來歲,都有秀才的功名,體型胖一點戴著裘帽的,圓臉小鼻,一團和氣的姓張,名源來。】
【體型消瘦,束髮戴冠,五官頗為不錯,穿的講究,眼神精明,姓何,名孝。】
【據說在謝原的院中這類清客就有三十多,其中不乏有進士功名之人。】
【梧桐一聽二人竟然有秀才的功名,微微驚訝,畢竟“說書”不比教書,這當開蒙的先生都是綽綽有餘。】
【謝猴兒到是給二人吩咐,必須每日正午到場,只有在晚間,觀少爺說可離開才可離去。】
【謝猴兒發話之時,張、何二人絲毫不敢怠慢,連連稱是。】
【梧桐有些驚訝,這一幕和昨日的謝猴兒判若兩人,今日頗有威嚴,比之院中的管家也是不遑多讓。】
【不過想到謝侯兒乃是謝原院中最為受寵之人,藉著主子的“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