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難得穿上了鎖在櫃中的衣服,帶著你一同出席了宴會。】
【宴會上高朋滿座,人們推杯換盞,熱鬧非凡。】
【你也見到了謝家和其他家族的各院的小姐和公子。】
【個個豔麗不凡,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
【你穿著樸素,處於他們之間。】
【你想起母親的話,“君子被褐懷玉,天行健,以自強不息。”】
【心中略無慕豔意。】
【你們母子在席間最偏的一處。】
【這次,你的父親仍在邊關,未能歸來。】
【宴會逐漸達到高潮,各家紛紛為“謝玉”送上祝賀,連謝家的各脈也不例外。】
【一時間,祝賀之聲此起彼伏,宴會中心的孩童戴著硃紅寶玉,唇白齒紅,眼中閃爍著神氣十足的光芒。】
【有人高聲祝賀道:“玉哥兒,長大了必定子承父業,為謝家再掙一個萬戶侯!”】
【謝家主母聽後,臉上的笑意更加濃郁。】
【你聽到這話,也拉著母親的手,堅定地說:“觀兒,以後也要掙一個萬戶侯。”】
【“不為謝家,只為孃親!”】
【母親笑著摸著你頭。】
【宴會的氛圍越發熱烈,張燈結綵,處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息。】
【坐在首位的謝老太君也是滿面春風,慈祥地看著在場的謝家子嗣,眼中滿是欣慰。】
【謝家越發興隆!】
【觥籌交錯,酒酣耳熟,賓客談笑風生。】
【母親此時站起身來,徑直走到場中。】
【吸引了諸多目光好奇不解,只見一個柔弱婦人緩緩跪下。】
【場中喧鬧,到是沒有聽清楚前面說了什麼,只聽見後面之話。】
【聲音雖弱,卻字字清晰。】
【“我一介卑賤女子,生如蒿草,命比紙薄,自是死不足惜,可是我兒謝觀體內流淌著榮陽謝家的血脈,定遠侯的骨血。”】
【“如今已經八歲,卻還是待守在家,我多次委於學堂,或是請教於私塾,宗族未有體會。”】
【“謝家以禮儀立家,二叔也是當世大儒,如今養子不教,私德有虧,不和禮法,如何能繼爵!”】
【宴會之中慢慢變得無聲。】
【隨著人群中想起八年前那樁“舊案”,整個宴會現場的氣氛再次變得微妙起來。】
【“謝傢俬生子?”有人低聲議論道,“難道就是當年那對在謝玉百日宴上求名的母子?”】
【世家風流事,在外的子嗣,或是在外養新婦,屢見不鮮。】
【可是,少有鬧到明面上,尤其是大齊九姓大族。】
【儒家提倡治國修身平天下,認為要先掃一屋再掃天下。】
【然而,如果連家事都無法妥善處理,又如何能夠服眾,如何能夠擔當起治國平天下的重任呢?】
【謝家主母聽後更是臉色陰沉,定遠侯在邊關,作為定遠侯的正妻,她主管著謝家的後院,對於這樣的家醜自然是不能容忍的,她目光凌厲地看向母親。】
【也會誤及她的名聲!】
【儒家之道,最重教化之功,養兒不教父之過,此理昭然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