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春天,母親前往謝家宗族為你詢問學業之事,你已六歲,到了該讀書啟蒙的年齡。】
【在大齊,以儒家思想治國,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朝廷選拔官員,亦是以科舉選士,考核儒家經典。】
【更有童生試設立,只要年滿七週歲便可報考,除了精通儒學外,還需通曉騎射,習練劍法。】
【宗族內,家中的主母面見母親後發話,“奸生子,先觀其德行,不然以壞家門禮儀。”】
【謝家本就書香門第,不過你的父親,定遠侯以軍功振家。】
【謝家的主母,以你的出身,否決你的學業。】
【母親據理力爭,卻被驅趕出宗堂。】
【母親回到院中,見你懂事早早等在門口,心中不由一軟。】
【多年來受盡委屈,她鮮少落淚,但此刻抱著你,輕輕啜泣,心疼自己的孩子未能受到公正對待。】
【這一年,母親的身體狀況愈發堪憂,身形日漸消瘦,彷彿一陣風就能將她吹倒。】
【同年的冬天,下了大雪,母親的病情更是急轉直下,變得十分嚴重,臥床不起。】
【在這樣的艱難時刻,你們房裡唯一的丫鬟也選擇了離開。】
【幾乎熬藥做飯,皆是你一人所為,夜夜陪伴不敢睡覺。】
【母親看著你站在還比你還高的灶臺前做飯,還只有六歲的孩童,不由淚流不止,打溼了枕頭。】
【好的是,第二年開春,你很開心,母親的病出奇的好了。】
【母親卻對你說,“若是不給觀兒求一個功名,她就算是是死也無法瞑目。”】
【你卻“一本正經”道:“孃親,不許說晦氣話。”】
【你的學業還是沒有著落,母親決定先教你識字。】
【謝府又重新給指派了一名丫鬟,名為梧桐,她比你年長兩歲,初入府門。】
【梧桐雖是丫鬟身份,身份低微,但母親卻從未對她有過責備,反而將她視如己出,悉心教養,教你們二人識字。】
【梧桐稱你為少爺,但你卻將她視為姐姐一般。】
【今年你已經七歲,開始懂事,也逐漸意識到“私生子”的身份讓你在府中備受冷落,不受貴人喜愛。】
【更甚者,父親對你心生厭惡。】
【你僅在謝老太君壽辰時,遠遠地見過父親一次。】
【他英武雄壯,氣宇軒昂,肩膀寬闊,彷彿能扛起你們整個小院。】
【然而,他卻從未正眼看過你和母親,只是在眾人的簇擁中,笑著抱著比你小一歲的弟弟謝玉。】
【你的同輩兄弟姐妹都已開始上學,謝家也設有學院,供族中子嗣求學。】
【學堂吵鬧,其中的謝家子弟多是曠課遲到,逃學。】
【用心者,只有寥寥幾人。】
【而你,每次故意路過學堂門口停留,常常聽的入神。】
【若是有府中管事發現便立刻將你驅趕,不讓你稍等片刻。】
【又過了一年,你聽聞了比你小一歲的謝家主母的小兒子謝玉,竟然在七歲就破格考取了童試生。】
【謝玉自幼聰明,四歲讀書,五歲作詩,六歲便能作文,被譽為神童。】
【為此,家中舉辦了盛大的宴會,汴京的顯赫人物,九大姓人物帶著家眷,公子小姐,都紛紛前來。】
【好不熱鬧!】
【這時,家中似乎才記起你的存在,邀請了你和母親參加。】